貿大學姐,無G拿下新國立提前批,我的規劃,如何讓申請水到渠成
瀏覽量:61次
朱同學
2022 新加坡國立大學
申請背景
本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精算學
GPA:87 雅思:7
實習:一段券商、兩段互聯網大廠實習
其他背景:美賽M獎 3段科研 1篇一作期刊
申請結果
新加坡國立大學-統計學
港新留學建議時間線
今年由于疫情等原因港新留學卷上加卷,此時趕在前幾輪申請對于申請結果而言起到了重大作用,及時做好語言和文書方面的準備是申請的利器之一。
從我個人及身邊申請留學伙伴們的經驗出發,給出以下的時間建議:
大一階段
以GPA為主要目標,盡可能保持在85以上,加強自身硬實力背景。重視專業必修課,成績不理想的課程可以選擇重修或者推后選課。
并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專業方向、經濟能力等,初步描繪出四年后的留學藍圖。
大二階段
參加比賽+實習,豐富軟實力背景。可以關注美賽及各大商賽的舉辦時間,重視課內論文,可能會成為有利的科研經歷。
敢于投出第一份簡歷,大二寒暑假是實習的黃金階段,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三階段
考托福雅思以及GRE或GMAT,刷分+頂尖實習。最遲在大三下學期完成托福或雅思考試,暑期預留三到四個月時間復習GRE或GMAT,盡量在大四開學初完成考試。
由于疫情原因,建議提前三個月左右報名語言考試,以免出現沒有考位的情況。
大三也是刷分和提升軟背景的最后機會,可以多選擇容易拿高分的課程,把難的課程盡量推后,同時向名企大廠等投遞簡歷,拿到高含金量的實習機會。
大三暑期
此時部分學校提前批已經開放申請,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積極關注相關公眾號。
大三期間獲得的的雅思成績在提前批中至關重要,提前批減少了文書及GRE成績的審核(可加分),硬實力背景和語言成績成為考核最重要的指標。
大四階段
聯系推薦人+文書準備。大四一開學,就可以正式啟動留學申請了。具體還包括一些找教授寫推薦信、開始遞交簽證申請等。
建議在大三暑假或大四開學時與教授商量好推薦信事宜,開始文書撰寫并完善簡歷,有機會可以二刷語言成績,最后根據學校公布的時間開始網申。
關于付費實習和付費科研
在我大二的時候,就有獵頭公司找上我,表示可以低價給出大廠實習機會,實地和遠程應有盡有,同樣也有科研機構表示可以付費代投期刊,其中收費幾千到幾萬不等。
而這些對于急需提高軟實力的同學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實際上里面有很多可能面臨的坑:
對于付費實習
① 工作崗位水,過不了面試
很多獵頭在推薦工作時會把崗位職責吹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就是找個負責人給你培訓,等你完成以后再布置別的作業,工作內容與公司發展并不相干,什么真本事都學不到,沒有自己的實習體會,一面試就都露餡了。
② 推薦信真實度低,按模板嵌套
市面的產品都會宣傳結束后會給你一封推薦信或證明,但都是一封模板而已。甚至有的負責人連你的名字都可能填錯(忘了改),工作內容更是天馬行空,聯系人方式也語焉不詳。
真實的推薦信的提交,是在大四的時候要由你的推薦人用他自己的郵箱在線提交,并且是每個學校分別提交一次不同的內容。模板式的推薦信并沒有任何意義。
③ 實習不走人事流程,無法背調
不管是國內大廠還是國外的很多頂尖院校,有時候是會對申請人做背景調查的。
付費實習幾乎不會讓你和公司人事直接簽實習合同,沒有人事部門的備案,在項目結束后也很少提供真實有效加蓋公章的實習證明,這對于留學或者找下一份工作時的背調會造成影響,尤其是香港留學對于實習證明的要求高,很可能付費實習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
④ 虛假內推,實則海投
目前很多機構或者個人會用公司員工的身份承諾幫你內推,實際上就是拿你的簡歷進行海投,花的錢足夠你租房幾個月了。基本上只要你用心找都能找到適合的工作,沒必要讓別人賺這個錢。
對于付費科研
① 文章出自他人之手,沒有自己見解
很多機構會選擇幫忙湊單發期刊,簡而言之,A想發表文章但是版面費比較貴,機構會找來B和C作為文章的二作和三作分擔版面費,但實際文章由A所寫,B和C并沒有參與這個過程,在留學面試深挖科研經歷時容易暴露。
② 期刊含金量低,機構夸大宣傳
國際期刊有EI會議、CPCI、ISTP等等出名期刊名,但其中的水非常深。機構表示保證幫你投稿到CPCI里,實際上是發表到國內舉辦的開源會議中,只是掛了EI會議的名頭,實際上只要投基本都能上,更不用花那么多版面費中介費,還沒有絲毫認可度。
建議付費科研和付費實習的情況
一般而言不建議采用付費軟背景提升,除非確實時間緊且無論怎樣都找不到科研和實習機會,尤其大四馬上就要申請了,但簡歷還是一片空白,可以考慮付費項目。
但我強烈不建議大一、大二的學生考慮這類背景提升的產品,此時有無數的機會可以規劃實習和科研路線,不值得為此花錢花精力。
關于我和智友
結識智友是在我大三的時候,因為疫情原因,我的留學規劃出現了極大的轉變,原本去美國的決定開始動搖,在英港新中間反復橫跳。
因為大一大二成績一般的原因我對于申請沒有多大的自信,不太清楚自己的定位。在認識到杜老師以后,他花了很多時間和我進行溝通,耐心為我講解專業和學校,給了我很多正面的鼓勵,讓我的目標更加清晰起來。
智友不僅是說給你提供技術上的幫助,也起到定心丸一樣的作用,在迷茫或者疑惑的時候智友的老師幾乎有求必應,隨時給我提供專業的建議和心理層面的幫助。
我也非常感謝智友的文書老師,有著過硬的專業水平和責任心,我當時選擇申請新國立的提前批是在六月初,申請截止的時間是七月底,而我的文書材料和簡歷都是白紙,文書老師在這些方面給了非常大的幫助和建議,共同完成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讓我順利申請到NUS的提前批。
以上就是我申請過程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大家都能去到理想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