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對待不同背景條件的學生,不管什么樣條件的學生,王老師都能挖掘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優點和不同之處,從而在每個人的申請中都發揮到自己的作用。正如王老師的個人工作名言所說:“我們所做的,是基于學生自身的基礎和興趣,將學生的優點最大化的展示給學校,在申請過程中不留遺憾,并且盡力爭取到最好的錄取結果”。
在王老師的策劃下,不僅幫助過國內外知名高校等GPA名列前茅者申請到過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名牌學府;也曾幫助雙非院校申請人申請到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世界一流學府。而且王老師還非常善于低分學生的逆襲,幫助一些看似沒有希望的同學,錄取到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波士頓大學、康涅狄格大學、賓州州立大學、利茲大學、約克大學等相對于申請人本身背景要好很多的學校。從GPA 2.3到3.9,從托福?73到116,從雅思5.5到8.0,針對各種類型的同學,王老師都有個性化的選校方案,力爭幫同學們申請到夢想中的學校。
我從研究生畢業開始,就進入到留學行業工作。因為本身學的是哲學專業,一開始求職的時候,去過出版社面試,也去國企做文職實習生,最后選擇了進入留學行業。當初進入這個行業的想法,只是感覺同事素質相對高一些,而且工作環境還不錯,見賢思齊。
隨著工作的開展,我越來越覺得自己適合這個行業。首先,我善于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讓我可以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去權衡申請學校的選擇,文書的寫作,以及如何跟學校進行申請事宜的交流。這也可能是當初我通過面試獲得認可的原因。
第二,我這個人比較有耐心,善于傾聽客戶的想法,并且給到適當的建議。其實在生活中,我也經常是小組討論的話題引導者,雖然話不多,但是基本上我提出觀點后,整個討論就按照我的方向去走。因此我能夠在了解了客戶的需求后,給出適當的建議。
第三,我比較善于文案寫作。我自己本科學習的是理工科專業,研究生學習的是文科專業,復合專業的背景,讓我既能夠快速從素材中提煉出重點。而考研的文筆訓練,以及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也讓我有了萬言書的寫作能力。我寫文書時最大的自信就是,研究生幾萬字的畢業論文都寫過了,這點文案算啥的。
總之,通過這幾年的工作我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留學申請經驗,對于留學申請的各個環節,都有全面而細致的掌握,不僅可以依托自身的經驗給到中肯的建議,也可以幫客戶分析判斷,他們從別的渠道獲取的信息正確與否,并且給出自己的建議。
多年來,我一直秉持這樣一個理念:留學申請對于我來說,是一份工作,但是對于申請人及其家庭來說,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從申請國家的選擇,到學校、專業的確定,都將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海外教育是一筆寶貴的投資,家庭付出的是金錢,學生付出的是時間,因此在升學的關鍵時刻,需要做好慎重的選擇,從而獲得最大的收獲。這也是留學顧問和留學行業存在的價值。我希望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盡自己的一份力,從而幫助更多家庭和學生,也實現我自己工作的價值。
既然要申請出國留學,那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到,國外的教育方式,和國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低年級的教育。我們常說國內是應試教育,國外是素質教育,這確實是事實,而且據我近幾年的觀察,我自己在小時候所接受的那種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白天上課晚上寫作業的教育模式,在下一代人中仍然在延續。但是在國外,素質教育的基礎模式,已經從近代工業革命時開始實施了。其特點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社交能力、體育運動等,在基礎教育階段,是教孩子認識各行各業,培養在融入社會和獨立工作的技能。
因此,無論是在高中申請本科,還是本科申請研究生的階段,國外的學生早已學會獨立思考,想法已經基本上成熟,知道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專業,適合學習什么專業。但是在中國,很多學生在高考之前,對于自己以后從事什么工作,并沒有明確的規劃。應試教育讓學生離社會比較遠,基本上除了考試之外,無暇去思考自己以后要走什么道路。因此,在考慮留學申請的時候,面對學校的申請要求就會非常迷茫。所以我們希望學生,能夠盡早地思考自己的未來,確立申請目標,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比別人跑得更快一些。
這也就是申請規劃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就是希望申請人盡早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多參與一些實踐或科研活動,看看實地操作和自己想象的是否一致,從而及時作出調整,進而更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也就會更清晰自己下一階段的學習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足。另一方面,在這些經歷中,有意地提升自己的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等,這些也都是學校比較看重的。
這所有的規劃,最終會落腳到留學文書中,以文書的形式呈現給學校。但留學申請并不是創作幾篇文書遞交材料那么簡單。文書中問到的問題,是對你個人經歷的高度總結。因此不要等到最后臨近申請季,發現自己的經歷仍然是一片空白,這樣的話,會浪費自己辛苦考出的分數,也會失去一些沖擊好學校的動力。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所謂的低分高錄,華麗逆襲,飛躍名校的經典案例。收獲錄取的一刻,自然是滿心愉悅,皆大歡喜。其實每一個申請人,和背后默默支持的團隊,都知道沒有一個錄取是“水”的,而是申請人自身努力的必然結果。
比如某校國際政治專業第一名,申請到牛津大學政治學碩士。我們看到的是這位同學的分數很高,但是申請這個級別的學校,并不是成績到了就可以拿到錄取。這位同學在學校期間,幾乎通讀了商務印書館的政治類書目,并且熟練閱讀英文文獻,甚至開始學習拉丁文,以求了解著作背后的原意。所以說,沒有所謂的“水”專業,名校的錄取,都是靠自己平時的積累奮斗得來的。
還有GPA2.7的學生,成功申請到美國排名T10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那是不是說,GPA3.0的學生,就很穩了呢?這個同學背后的故事是,他常年參加體育競賽,代表學校獲得過各種榮譽,但是比賽的時間恰好和期末考試沖突,以至于分數并不高。這種對GPA的影響,解釋起來非常合理,而且體育成績好,反而可以成為其申請的優勢。這才是這個同學轉敗為勝,成功逆襲的原因。另外還有很多低分的同學,最終獲得遠超預期的錄取,背后都是強有力的實習或科研,以及體現領導力的工作來做支撐。
我帶過的學生有很多,水平差異非常大。從GPA2.3到GPA3.9,從雙非院校默默無聞的小透明,到985院校專業第一的國獎獲得者。基本上可以說,每個同學都拿到了自身實力基礎上,最好的申請結果。最后總結經驗下來,無非就是,腳踏實地地進行申請,明確自身定位,在合理的選校范圍內,爭取最好的結果。有句話叫盡人事知天命,我們盡努力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學校,最終獲得什么樣的結果,也就不遺憾了,甚至往往會有驚喜。
留學中介能夠提供的,更多的是合理的規劃,準確的定位,添彩的文書,高效的網申,以及套磁、面試、argue等各種軟件和流程方面的服務。硬件方面,則主要依靠學生自身的實力。不過不同國家,對于硬件和軟件的衡量標準是不一樣的,這是申請規劃時不能忽略的一個基本面。這里我可以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給同學們一些初步的指導建議。
首先來說一下院校背景以及GPA。對于想申請英國的同學來說,這個非常重要,是選校定位的基礎。英國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招生list,比如帝國理工只收211的學生,華威大學則直接把學校名單和對應的GPA洋洋灑灑的列舉了出來??偨Y下來,有這么幾個規律:1,GPA不到85,不管出身于哪個學校,G5的希望都很渺茫。只有UCL的一些水專業,有GPA80+的錄取案例。2,GPA不到80,英國很難申到好學校,建議考慮別的國家。3,985,211,雙非,如果GPA足夠高,則申請競爭性很強,如果GPA是擦邊球,學校可能也不會考慮??偨Y下來就是,英國高校是最看重GPA的。英聯邦其它國家,也看重GPA,但是相對來說對GPA下線的要求會低一些。比如杭州某著名財經類高校GPA80的學生,可以拿到墨爾本大學data science專業的錄取,但是類似的背景申請英國,選校的檔次會降很多。而對于美國來說,會更加看重軟件一些,破格錄取的情況屢見不鮮,另外,對于海外本科的學生,申請英國也略微吃虧。英國對于美國和加拿大本科,往往要求GPA在3.3以上,這比陸本的學生還吃虧。所以在確定申請國別時,建議多聽聽申請顧問的建議。
再來說一下托福雅思GREGMAT(本科申請的SAT,SAT2,AP,組合太復雜,這里先不說了)??紤]出國留學,首先就得問,自己要考什么試。這里簡單說一下結論:托雅方面,申請美國建議考托福;申請英國建議考IELIS for visa雅思,又稱UKVI。申請非英美高校,其實對托福的要求,比對雅思的要求更低,但是雅思相對容易上手,所以雅思仍是首選。GRE和GMAT方面,申請美國的話,GRE通用大部分專業,只有申請MBA和會計專業,必須考GMAT。申請英國的話,如果不申LSE商學院和牛劍,以及個別的商科項目,則不需要考GRE或GMAT。香港個別的商科項目需要GRE或GMAT??偠灾懈]有那么難,雅思壓分很痛苦,GRE靠背單詞,GMAT靠天賦,每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是最重要的。
每個申請人最終都會做出決定,參加適合自己的考試。但是在留學顧問會根據以往每個同學的考試經歷,結合申請人的實際情況,給出適當的建議。
中國高校的招生,是采取考試的方式,除了申請人的籍貫和性別,學校對學生的其它個性化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只是憑著分數和招生名額來進行一刀切。而國外高校,在考察申請人的硬件條件之外,還要考察申請人的各種課外活動、實習科研等經歷,并且要求申請人提供個人陳述,從中考察你的想法和個性。
通過多年的觀察,我發現中國學生普遍不善于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優點。舉個例子,我們在初次與同學交流之前,都會要求同學填一張背景信息調查表,以便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以及申請的基礎想法?;旧嫌?0%表反饋回來,內容填寫的非常少。比如實習經歷,可能就只填一個實習單位或者科研題目,關于具體內容和心得感受只有只言片語。在面談的時候,問到相關環節,很多同學會說,這個地方我不知道填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填,不知道這樣填對不對。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同學,都是可以分享出自己的經歷的,而且會提出一些非常不錯的觀點,說明對實習和科研的領域,是有著比較深入的理解的。
這可能和我們一直以來受的教育有關。中國人比較含蓄,謙虛,但是這種性格在面對激烈競爭的申請時,會非常吃虧。相反,將簡單的事情說成不簡單的,將看似平凡的經歷用故事性的語言敘述出來,其實會讓自己的文書加分不少。其實接觸外國人多了,我們會發現,他們也不怎么靠譜,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比較喜歡說漂亮話,講話多少有些夸大其詞。這就是不同教育背景展現出來的不同性格。我們既然申請出國留學,就應該入鄉隨俗,想辦法展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隱藏自己的想法。不管這些想法對不對,適不適合申請,可以先和顧問講出來,再判斷是否會用到文書中。
另外,在準備和遞交申請材料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細心。每個學校的要求都不盡相同,比如個性化的網申系統,成績單是否需要寄送,送分代碼等。這些基礎信息,留學機構都會提供給申請人,但是我們希望申請人也能夠參與這個過程,來進行double check,這樣才能確保整個申請過程萬無一失,不要因為一個細節的失誤而滿盤皆輸。當然,這里說的比較夸張,因為在申請過程中是有一定的容錯率的,發現了問題,我們也有豐富的經驗去與學校解釋。但是我們希望與申請人配合,盡量將申請做到細致入微,不留遺憾。
留學行業的工作,是有季節性的。忙季的時候,基本上除了工作無暇思考別的事情,而淡季的時候,時間突然就會很充裕。在剛開始工作的幾年,每次忙季過后,我都覺得自己技能爆棚,解決了一堆疑難雜癥,排除萬難幫助同學們拿到錄取,后面再遇到什么問題都不怕了。但是再到下一個申請季的時候,總是會有之前從來沒遇到過的問題出現,于是又是一個忙碌和高壓的忙季。
殘酷的事實證明,留學顧問不能自滿,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所謂“資深顧問”,其實是偽命題,因為留學行業終歸是教育行業的一部分,而學生們學習的知識,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是迭代式發展的。兩三年前的時髦觀點,放到現在來看,就會比較過時。某些影響甚大的時事新聞,會成為當屆熱門的文書素材,但第二年就索然無味。因此留學顧問要善于學習,把握時代的節奏,保持平和的心態,突破自身的局限,見招拆招,和申請人一起同舟共濟,最終拿到心儀的錄取。
從2011年進入留學行業至今,我也經歷了一個從信息閉塞到信息爆炸的時代變遷。最早做留學的時候,我用的還是2G黑白屏諾基亞磚頭手機,和同事交流用MSN,和同學交流用電話和QQ,發送文件要用電子郵箱。那時候沒有微信群,公眾號,留學成功案例也非常少,學生們獲得信息的途徑和數量都很少,基本依靠中介提供的信息來進行申請。
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案例的逐年積累,以及留學從業人員的增加,申請人能夠獲取的信息越來越豐富。不管是前人寫過的文書,還是上古大神的申請經驗,就讀體驗,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在這個趨勢剛形成的時候,我以為信息的透明化,會淡化中介的權威,從而使得DIY的同學越來越多,求助于留學機構的申請人越來越少。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留學機構非但沒有減少,而是隨著宣傳手段的豐富,從業人員的增加,大大小小的留學機構越來越多,申請人依然很依賴機構幫助申請。
總結原因,我發現,信息豐富的另一個弊端就是,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真偽難辨。你在網上看到的案例可能是假的,你咨詢的留學中介可能是為了簽約而刻意忽悠你申請名校,所謂的申請名師可能只是掛了個頭銜倉促上陣。因此申請人在選擇留學機構時,往往舉棋不定,不知道如何辨別。
留學行業本身,也一直比較浮躁。一方面隨著海歸的增多,越來越多有留學背景的顧問也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提升了整個從業人員的素質。另一方面身披各種頭銜的所謂“名師”也開始蠢蠢欲動,吹噓自己并不豐富的申請經驗和并不成熟的見解。但是這個行業仍然擺脫不了人員流動性的問題。很多人,尤其是負責銷售而不是負責申請的顧問,在做兩三年之后,就遇到會工作或者職位的瓶頸,從而離開這個行業。因此,這些經驗一般的顧問提供的信息,肯定多少會夾雜一些水分。
對于我自己來說,既然選擇堅持做這個行業,就希望能夠不忘初心,時刻保持自己的工作狀態,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為的是能夠在每一個申請季結束的時候,能夠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我一直覺得,留學行業沒有最好的機構,只是看適不適合申請人的需求。如果申請人能夠客觀理性的對待自己的申請,不虛榮也不自卑,那么就不會被忽悠,也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留學機構,申請結果自然不會差。
“信心、細心、耐心、責任心”,是我這幾年留學工作總結出來的工作原則。
“信心”指的是顧問要對每一個學生保持著申請的信心,不論學生背景強還是弱,都應該想辦法幫助學生沖擊好學校。其實拿到更好的學校的錄取,也是顧問繼續從事留學申請行業的動力。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幫助申請人建立起對申請,對自己未來規劃的信心,以一個自信,成熟的心態,去面對即將開始的征程。這樣才能在申請中相互信任,更好地配合。
“細心”指的是顧問要一絲不茍的處理每一個申請細節。從文書的遣詞造句,到網申材料的上傳,這些都是既要保證準確,又要保證高效。因此工作細致是留學顧問的基本素質。而且“細心”不是指完全不出錯,而是指能夠排查出來問題,這對申請同樣重要。對于申請人也是一樣,因為歸根結底,申請是自己的事情,很多事情別人替代不了。我們也希望申請人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將自己作為團隊的成員之一,共同完成申請過程。
“耐心”是指顧問需要在面對不同申請人的時候,要有積極的處理問題的態度。因為申請人都是第一次經歷申請,會問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在留學顧問這邊,很多問題已經被問了無數遍,如果挨個去解釋,會非常占用精力。這就要求顧問要學會快速抓住學生所問的問題的本質,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解除學生的疑惑。而且在申請忙季的時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在工作時間能夠解決的,這就要求顧問隨時關注申請進程,對出現的情況及時應對,從而保證整個申請的順利進行。
“責任心”是指顧問要時刻關注整個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不是回避或者疏忽大意。申請中不同團隊成員的分工不同,每個顧問都應該承擔自己所負責的任務,遇到問題要主動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把問題推給別的團隊成員??鬃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為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個古諺用在工作中,就是“為客戶辦理申請,有沒有盡心盡力?承諾客戶的事情,有沒有辦到?學校新出的申請要求,有沒有及時研究?”
我相信秉承著這些理念,我所幫助的申請人,最終都會拿到理想的錄取結果,從而實現人生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