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從名字上看,可能很多陌生人不知道我是一位女顧問。
我朋友曾經戲稱我是“女版鐵人王進喜”,我囧笑,可能這就是我一部分的性格,堅持,并且責任意識很強。懷孕期間,我沒有間斷過帶學生準備申請,給公司做培訓,自己做專業研究,直到緊急入院分娩的當天,也不忘讓家人把筆記本帶到醫院,給學生們逐一發郵件再一次叮囑各方面注意事項。
我為什么選擇并著迷于這個職業呢?職業動機是我經常跟學生討論的話題,這里我也分析分析自身的動機:1. 對多種專業和行業領域的強烈好奇心,并且樂于鉆研;2. 非常期待那些有更高學業目標的學生能在我的引導下邁向更高的臺階;3. 對高質量高等教育的敬畏之心;4. 學生各有千秋,每個學生的申請策略都不相同,不斷給我帶來新的挑戰。
我的職業經歷很簡單,就是一直做申請,從實習顧問,到普通顧問,到高級顧問,到vip顧問,從員工,到主管,到合伙人,沒有波瀾沒有驚喜,一步一個腳印。
生活中,我也是一位母親,親子關系和教育問題是父母親永恒的課題,我也在不斷地研修。當我跟學生家長聊天的時候,我很喜歡聽孩子爸爸或者媽媽講述孩子的成長經歷、性格愛好,講述一些父母親們感到驕傲和擔憂的事情,甚至是孩子的一些童年趣事……了解了這些故事之后,我更能理解這個學生的氣質,更能把握他/她大概有哪些想法和動機,從而在建立同理心的基礎上為他/她做咨詢。
跟學生父母們交流教育上的態度和觀點,讓我自己也受益匪淺。我也見過不少親子關系不太緊密的學生,不愿意告訴父母自己的近況,認為父母不懂還瞎操心,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更感到自己責任重大,常常會替家長們多囑咐、多督促。
總的來說,我很熱愛教育咨詢,我深信,即使在人工智能大力發展的時代,留學咨詢遠遠不是一個app、一個機器人、一種算法能取代的。
留學,一定要提前2年規劃起來
有句老話,機會不會留給沒有準備的人。如果想要次年9月入學,本年的9-12月就是集中申請的時間,所以在這之前,留學中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就要準備起來了。為什么建議提前2年呢?以研究生申請為例,首先,GPA在申請中至關重要,如果提早就謹記這一點,對課業成績重視起來,取得一個漂亮的GPA一定是留學中的加分項,而如果大三下大四上才規劃,這時GPA已經基本成形很難做出改變了。其次,提前開始思考我在研究生階段想要學什么?是讀碩士還是讀博士?是繼續讀本專業還是想轉到其他專業去?開始思考并不是說要提前兩年做出決定,但我們會介紹不同方向的要求和區別,引導著你去探索,幫助你逐步確定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讀博,那我們就要安排出時間多積累一些助研、暑研、名校交換經歷等等,不斷給自己增加籌碼。還有一點,針對國內本科的大多數同學,就是提前要把英語學習提上日程,英語是個日積月累的技能,高中的高強度與大學的寬松環境會造成知識斷層,提前安排托福/雅思/GRE/GMAT/LSAT學習能為申請階段減輕不少壓力。本科申請也是同樣的道理,GPA和英語成績都要提前重視起來,提前計劃把暑假和學期內的課外活動做得豐富而有深度,才能為文書準備翔實的素材。
有轉專業想法一定要提前補補課
“老師,我學哲學專業,我想轉型學商業分析”,“沒有問題啊,那需要先補補這些先修課……”對于大多數文轉商的同學,我建議大一大二的同學們如果想拓寬發展路徑的話,可以修一個雙學位,選擇數學或者經濟學或者計算機最佳,因為這三類知識是很多其他專業的知識基礎。大三大四的同學們可以考慮通過其他途徑選修上為目標專業做鋪墊的一些課程。
想留美國就業?專業比排名更重要!
是真的真的想留在美國就業嗎?那就一定要選stem專業!不是stem的哪怕哈佛也不去!符合stem資格的專業畢業之后可以留美國三年實習,找能提供h1-b抽簽的雇主,而非stem專業只有一年時間,要知道雇主也要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要不要給你h1-b身份。其次學校的本土聲譽和地理位置要重點考量,地理位置好意味著好找實習,有了實習工作才能更好找,都是一環套一環。如果地理位置不是最好的也不用完全灰心,如果學校的就業服務相當給力,再加上你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招聘會的話,還是很有希望找到工作的。另外就是現在西海岸和波士頓區域有很多創業型的小公司都可以加入,說不定賭對了就成為下一個Facebook了呢!
只有學生和顧問共同努力才能寫出好的文書
如果你的留學顧問跟你說,“文書你不用管,完全交給我們就行”,你可能要慎重了。從業這么多年,我很清楚一些黑中介是怎樣粗制濫造、以一敵百。在我們這里,學生從進入服務體系我就開始給他們樹立文書寫作的意識和目標,階段性地讓學生總結和反饋思考,每次重要學術和實踐活動之后都及時溝通收獲和感悟,一點點積累,等到寫文書初稿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準備了豐盈的素材庫,有了這些素材積淀,我們還用發愁文書里找不到最精華、最恰當的內容了么?
好的文書有千百種寫法,差的文書都一樣
留學申請文書的開頭有如任何文章的開頭,其核心意義在于:它決定了別人是否愿意把這篇文章繼續讀下去。不好的開頭有很多類型,但效果都是一樣,就是看完開頭我就不想再讀下去了。比如,一開篇就追憶兒時,這種模式教授10年前就看的夠夠了。學數學的,When I was a child我就對數字敏感;學生物的,When I was a child我就天天觀察地上的小螞蟻;學金融的,When I was a child我就對錢感興趣;申教育學的,我從小就立志當一名老師,恨不能把“蠟炬成灰淚始干”寫到文書標題里……說到好的文書,那就是一定要給教授腦海里留下點什么,可以是你做了超過兩千小時的志愿者還保持GPA3.8,可以是某項特長或者興趣愛好剛好給疲勞的招生教授眼前一亮,可以是你文書結構立意角度敘事法等等任意一種形式的創新,還可以是通過一系列經歷之后呈現出來一個目標清晰規劃明確的申請人。只有這樣,你的材料才能讓你在Fit in的同時Stand out!
個人陳述中(PS)的3Ps原則
招生教授其實就想在你的PS中看到三方面的內容(我們稱之為3Ps)——申請人對該專業的熱情(passion)、申請人過去所做的準備(preparation)、將來的規劃以及為什么現在讀這個項目能幫你實現(plan)。所以我都會引導學生嚴肅、認真并全面地審視自己的passion, preparation和plan。幫助學生梳理這些問題:你對相關領域的passion從何而來?何時開始?到目前為止,為了在這一領域深造,你已做了怎樣的準備?你對該領域的某些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嗎?你有多少相關的課程項目或研究、實習經歷或者其他相關經歷?你長短期的career plan是怎樣的?你已有的經歷如何促成career plan的形成?錄取委員會非常看重求學者對自身是否了解,對自己的前途和目標是否明確。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強調在PS中一定要清晰地闡明你的職業規劃和目標,以及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命題小作文(Essay)中的PAR原則
申請中,你的硬件條件約占70%,軟性素質大約占30%,比如性格特點,領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抗壓能力,職業道德觀等等。Essay的寫作就恰好提供了這樣的展示平臺,essay常常是一個有字數限制的故事,在構思故事時,建議大家可以用PAR原則(problem-action-result)進行思考:1. 你在參與某項task時出現了什么問題或矛盾;2. 你采取哪些措施或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3. 最后的結果如何。有了這個思路后,你的essay基本就表達到了錄取委員會想看的內容了。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申請策略
因為每個人的背景不同,興趣不同,需求不同,而名校各有特色,專業課程設置也不盡相同,那么普適性的申請方案必定不適合你。比如A同學和B同學的GPA都是3.8,主修都是經濟學,但是仔細一看成績單,A同學的數學統計計量課成績都很高,金融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課程一般,B同學則恰好相反,因為數學本身不是他的強項,一問平時喜歡做什么,A同學著迷于用模型分析某些經濟現象,B同學著迷于炒股和資本市場……所以我給A同學的申請策略是經濟學碩博同申,B同學是金融學碩士與應用經濟學碩士同申,一年之后,揭曉答案,A同學拿到了專業排名前30經濟學博士全獎錄取,B同學拿到了美國綜合排名前15的碩士錄取。這里我提醒同學們一定要深入挖掘和思考自己喜歡做什么,喜歡什么樣的工作方式,只有更了解自己需求的時候,才能判斷這個申請的策略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中介VS咨詢
留學中介≠留學咨詢!!!
中介主要是做學校的代理,重點是替“合作院校”招生,他們最擅長的是把你輸送到合作院校,既可以跟客戶收費,還可以跟學校收傭金費。咨詢主要是根據客戶的自身條件和需求,針對性地制定一套方案,協助客戶自主申請任何一所客戶想去的學校,公平公開地與全世界所有角落的申請人競爭,所以為了實現客戶的目標,咨詢的價值就體現在研究隱性錄取偏好,根據經驗判斷和提高客戶自身的競爭力,而這就是我的工作。
留學顧問每年帶10個學生左右是最佳狀態
很多學生家長都關注自己的顧問一年帶多少學生,這其實是一個利益平衡的問題了。機構,顧問,和學生之間,機構一定是希望越多越好,學生一定是希望越少越好。所以核心還是在于顧問自己,十個學生以下數量偏少,首先會出現被公司排擠、養不活自己的問題,其次是申請經驗積累不夠,不能給后來的學生提供借鑒的問題。學生數量偏多,要么意味著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健康不歸路,要么意味著偷工減料能躲則躲的職業下坡路。我給自己的標準就是每年保持10個學生左右,盡心盡力做好,不留遺憾。
麻省理工學院—金融碩士,卡耐基梅隆大學—商業情報與數據分析碩士,康奈爾大學—金融工程碩士,Y同學,南加州大學—數學,輔修金融,GPA3.65,GRE330,五段金融行業實習(三段在美國,兩段在中國)
哈佛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碩士,W同學,北京大學–國際政治,GPA3.7,T107,G330,某權威媒體全職工作經歷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教育發展碩士,W同學,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GPA3.9,T103,G319,某小學實習教師,教育類雜志實習編輯,某區縣教育局實習
賓夕法尼亞大學—非營利管理碩士,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碩士,Z同學,清華大學—日語專業,輔修金融,GPA3.0,T100,G710,兩段日本短期訪學,三段投資公司實習
賓夕法尼亞大學—計算機全獎博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碩士,L同學,清華大學—英語專業,GPA3.9, T119,GRE338,四段科研項目經歷,兩段教育公司技術崗實習
芝加哥大學—分析學,杜克大學—定量管理,南加州大學—商業分析,H同學,四川大學-金融工程與軟件工程雙學位,GPA3.8,T104,G326,光大證券、怡安咨詢實習
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杜克大學—經濟學碩士,P同學,對外經貿大學—金融,GPA3.8,T110,G329,銀行實習,四大實習,多項研課題究經歷
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哥倫比亞大學—公共管理碩士,G同學,對外經貿大學—市場營銷,GPA3.8,T110,G327,政策銀行、咨詢、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等實習經歷,哥倫比亞大大學交換經歷
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碩士,J同學,圣母大學—統計/經濟學,GPA2.89,G301,中國青少年兒童基金會實習
布朗大學—創新管理與理科創業碩士,南加州大學—工程管理碩士,C同學,普度大學—工業工程,GPA2.9,G329,某重工業集團實習
紐約大學—公共關系與企業傳播碩士,S同學,芝加哥洛約拉大學,GPA3.0,G301,多個當地小型NGO實習
劍橋大學—房地產金融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學院—金融碩士,Z同學,埃默里大學—金融、藝術史雙專業,GPA3.9,GRE337,中投海外投資項目部實習,絲路基金基礎設施投資部實習,中信銀行電子銀行部實習
帝國理工學院—金融與會計碩士,南加州大學—會計碩士,波士頓學院—會計碩士,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Z同學,中央財經大學—國際貿易,澳洲維多利亞大學–財務風險管理雙學位,GPA3.76,T105,G760,興業銀行總部實習,德勤咨詢實習,德勤審計實習,匯豐銀行實習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供應鏈管理碩士,俄亥俄州立大學—物流工程碩士,L同學,香港理工大學—物流,GPA3.6,T112,G720,外企物流部門實習
紐約大學LLM,喬治城大學JD,W同學,中國政法大學—法學,GPA3.6,T102,LSAT165,律所全職工作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