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維。我自認為我是個比較矛盾的人,喜歡計算機,但又不喜歡碼農那么辛苦的工作,反倒是留學顧問這個角色給了我機會能夠和人溝通,把自己對于計算機的熱情傳染給他人,并教授他人如何學習這門獨具魅力的學科。
我在北理工本科階段讀的是MIS專業,并在研究生申請時DIY申請到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cs碩士。在申請的過程當中,我對美國各個大學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尤其是加州地區的院校,對各個檔次的學校的申請難度也有自己的衡量方法和申請思路。實戰出真知,自己DIY申請下來總結了不少經驗,也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對后來的學弟學妹們有幫助作用,讓大家少走彎路。
在工作當中,由于是計算機背景出身,cs和數學的基礎都算比較扎實吧,所以我接觸的case除了cs本身外,也包含MIS, ee, me等其他理工科類專業。觸類旁通,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我在業內一家大機構工作了3年,之后加入了智友留學這個精英團隊工作至今。我在工作中比較有質疑精神,喜歡通過實踐去驗證觀點,也有一些冒險精神,樂于幫助學生在做好保底的前提下,多沖一些名校,有時候我們固有經驗中認為不可行的學校,試一試也許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在我看來,經驗不應該是固化的,而應該是在不斷實踐中得以驗證和動態完善的。
1.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Berkeley的工學院碩士,有MEng和MS之分,前者申請難度明顯低,但這能說明它水嗎?能說明它不好嗎?這可是Berkeley啊!MEng學生畢業后走工業界的,出路相當好。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是說越難就是越好,不要鉆牛角尖。廣泛受人詬病的哥大統計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去看看它的就業數據就明白了。
2.留學申請的木桶原理
本科院校、GPA、GRE、托福、科研、paper等等這些背景項,不要指望哪個短板用哪個長板去補,各是各的,最短的板是最需要重點提高的,不然水就會漏出去。
3.不是美國人寫的推薦信,基本沒用
國內大多數老師讓學生自己寫推薦信,用他們的edu郵箱自己提交,這種推薦信基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不要去斟酌你推薦信選取事例是否得當,更不要去糾結某個用詞是否地道,有那工夫不如想辦法找個美國推薦人更靠譜。
4.不要為了申請而申請
優秀應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優秀而去堆砌“優秀”的經歷。NYU招生要求中有這樣一句話: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realize is that you cannot jam math courses into the last term before you apply for a Ph.D. and create the same impression as someone who has been consistently trained mathematically.?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不要過度倚賴套磁的效用
碩士不用說了,即便申phd,我們也不應對套磁結果有不現實的期待。套磁并不是簡單發發郵件,教授就能同意要你。你能通過套磁確定教授今年招人,并且讓他/她將來能夠認認真真的review你的申請材料,就已經很樂觀了。
1.留學顧問真正的價值是把你送進和你匹配的學校
你只有去top50的背景,認為留學顧問可以幫你拔高到top30,那你就想多了,奇跡雖有,但可遇不可求。你在對顧問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是否仔細思考過學校錄取的邏輯是什么?一名留學顧問真正的核心價值在于他/她能夠引領著你科學的提升自己的背景,并把你精準“輸送”到和你檔次對等的學校里去。不要小看這一點,有很多案例是由于自己在申請上的處理不得當,造成本有機會去cornell的條件,最后只去到了BU。
2.能說的顧問不善做,善做的顧問不好說
一般來講,非常善于溝通的顧問,做具體事情的時候效率會相對較低;而相反,那些做事條理性強、效率極高的顧問通常不善言談。如果你的個人情況復雜,建議找前者,他們腦子里有大把的好點子給你用;而如果你情況非常普遍、大眾,那么我建議找后者,你的申請會又快又好的完成,基本不用你操什么心。當然也有既好說又善做的顧問,你要是能碰上,祝賀你,很幸運。
3.教育行業,老師>機構
做這一行,難免會被人問到:“哪家留學機構強?”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從來也不會回答“中國山東找藍翔”。再大再知名的機構里也有水平很次的老師,再小再默默無聞的機構里也有藏龍臥虎之人。無論你是學托福學GRE,還是找留學顧問,都是一個道理:帶你的老師才是根本。
4.留學顧問,從優秀到卓越,只差一個“用心”
留學顧問的工作到底做到什么地步才算完美?這個問題其實連我們留學顧問自己也講不清楚。曾經一位家長在服務結束時和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我和孩子我們自己都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你的工作職責,但你都做了,很感謝。很多事情你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其實我們留學顧問我覺得工作沒有100分的概念,只有不斷趨近于完美。一件事情你有意愿做,你就一定會有能力做,現在沒有,不斷學習未來也有,問題的關鍵在于你到底用不用心。
佛羅里達大學-計算機碩士,Z同學,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GPA2.9,T102,G321
喬治城大學-生物技術碩士,J同學,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GPA3.4,T92,G325
雪城大學-食品碩士,C同學,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GPA3.3,T97,G319
紐約大學-電子工程碩士,M同學,北京大學-物理,GPA3.0,T77,G310
南達科他州立-動物科學博士,S同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學,GPA82,T76,G301
愛荷華州立-化學博士,L同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GPA3.0,T96,G311,Sub86%
喬治華盛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碩士,W同學,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本),斯蒂文斯理工-電子工程(碩),GPA2.52&3.37,G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