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跨申商業分析,清華學子港大BA申請和就讀體驗分享
瀏覽量:143次
我本科是語言類專業,其實在入學之初就有想過,研究生轉專業,但是一直沒想好具體方向。
跨專業申請BA,肯定是要有基礎數學課程以及編程基礎,在一學位之余,肯定也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其他課程的學習。
所以,要面臨了很多權衡,績點肯定會比起同專業同學難看一些,同時還要去選擇二學位,相當于兩個學位之外,還要去多去學知識,甚至有時候學校課程沖突了要去coursera、csdn去自己學習。
這樣的過程十分煎熬,尤其是在比較績點時候,心里會多少不是滋味。
跨專業申請的學弟學妹們,要堅定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周圍的環境而去妥協,多去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如何應用,找到相關實習與實踐,也比單純地看重績點要劃算。
微積分、概率論、統計、線性代數、Python、數據庫,這些是商業分析專業最重要的課程、學有余力再去多學一些數據結構、機器學習相關的知識,其他的太硬核的課程就沒有必要選擇了。
自己的第二學位只要是和商科相關,甚至沒有二學位做過相關的實習也是可以的。
商業分析專業的課程設置包括Python數據抓取、運營分析、數據庫、云計算、會計、供應鏈等,迎合各方面商業需求,在選擇商業分析專業之前,需要對商業分析專業的對口就業方向有一個良好認知。
商業分析專業出路集中于互聯網的商業分析、運營,科技咨詢以及一部分同學會選擇快消作為自己的就業方向。
在疫情之際,香港真的是留學的好去處。香港和大陸其實存在著許多差別,異鄉體驗不亞于前往別的國家留學。課程之余要體驗許多孤獨、分歧,但同時也會收獲自己心中最真摯的友情。
在課程方面,港大BA有5個module,前兩個module是必修課,也是最難熬的,因為兩個月兩個module,4門必修課4門考試,一個月兩門考試,module之間無縫銜接,上完必修課的感受就是麻木了,不亞于996的體驗。
后面三個module可以自己安排選修課,大多數同學選擇2+2+1,也有部分同學選擇3+2或是讀兩年找工作。
整體的節奏還是很快,并不會像坊間傳言1年是水碩,有些一年的項目的確是水,但是港大BA不會讓大部分同學感到水的。
在實際工作中,并不是做科研,更多的是運用技能與熟練操作,BA項目正是給予了未來想在互聯網做商分或是科技咨詢的同學這樣的機會。
在BA項目學習中,會接觸到Python、數據庫、庫存管理、云計算、預測分析、供應鏈管理等技能,這些知識可能不會學的太精,但是未來肯定會在遇到問題時知道去哪個方向思考、探索。
BA項目課程設置中包含了許多小組作業,這樣的團隊合作對以后工作中的溝通十分重要。開發人員可能注重的是技術的實現,卻不能很好理解客戶需求;客戶可能只能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卻不知道從什么方向下手。商分崗位只能是連接技術部門與客戶痛點。
對于想做金融、金融工程以及管理咨詢戰略咨詢的同學,不建議選擇BA作為自己的就讀項目,甚至應該選一些較為輕松的項目,獲得更多的時間去做實習,在IBD、管理咨詢方面,不需要有太多的數據背景,更多的是對行業的認知和理解以及一些重復性熟練工作。
對于選擇BA的同學,也不要對自己未來掌握的知識有太多較高的期待,學了BA項目并不意味著可以勝任算法、開發等職位,要擺清自己的位置。
在申請過程中,智友留學幫助到我很多,幫我梳理文書、突出自己的亮點。
在選校之初,為我提供的很多選擇,在美國、新加坡和香港之間,根據我的過往經歷,幫助我選擇了許多項目,老師也幫助很精細地修改了英文簡歷,這在后面的求職中也為我提供了很多幫助。
拿到offer幫助我在申請簽證、留學準備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議。
越早申越好,申請之后可以多寫love letter。
寫文書的過程也是明確自己職業目標的過程,不要因為其他人的選擇而去混淆自己的愛好,認同自己的想法、認同自己的項目i、認同自己的職業,遠比獲得別人的認同重要得多。
同時也要做好心理準備,香港不是一個來了就能適應的地方,尤其是對男生,可以把香港當作修行的地方,面對眾多誘惑與壓抑,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后祝所有同學都能申請到自己理想的學校,申請只是前進路上的一個小坎,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失去驕傲自大或是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