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 College Board推薦高中必讀101部英文書目
瀏覽量:48次
“閱讀是成功習得第二語言的最佳路徑”。輸入的語言材料越有趣、越有關聯,學習者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語言。然而,中國學生在學習SAT時卻常常本末倒置,這也造成大部分學生可能有1w+的詞匯量,而在閱讀英文期刊和書籍時還是會遇到困難。這是因為讀得少,中美兩國學生在閱讀量上有著巨大的差異。要擁有扎實的英文功底,除了背單詞,還得重視閱讀。
閱讀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美國高中的教學大綱中,閱讀和寫作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專業的調研報告表明,11年級的男生平均一年要閱讀二十五萬英文單詞,而女生的閱讀量更達到了三十三萬英文單詞。在閱讀范圍上,美國學生很少局限于流行快餐讀物,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他們相當關注移民和少數族裔生活現狀。即便對于國人較為陌生的文學主題,如拉美奇幻現實主義和猶太大離散(Diaspora),在美國中學的大環境中往往也能得到很多關注。大量的課內外閱讀不但豐富了美國中學生的單詞量,更豐富了他們看問題的視角。這為大學階段的獨立研究性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
相較于我們國內的基于“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語文訓練,美國教育更強調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培養所謂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對于布置的閱讀任務,學生們被要求仔細分析討論原文帶來的不同立場和論據,并從中升華提煉出屬于自己的觀點和結論。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訓練,美國學生往往能更好的主動吸收書本中的養分為己所用,他們的閱讀也常能進入到一個深刻的層次,不會拘泥于字面上的理解或單方面的觀點。
正因為如此,美國大學也經常設置閱讀相關的留學文書題目,用以考察學生平時的讀書興趣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人生態度。很多時候,學校往往還會更進一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得到的啟發和對書中觀點的評判。通過列出在過去一年里閱讀的書目,能夠很好的考察學生的求知欲(intellectual curiosity)和學術興趣(intellectual interest)。而讓學生在諸多讀物中選擇一本展開,又能借此展現他的個性以及品味。考慮到這些因素在申請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申請者不應以過于隨意的態度來回答這類文書題目。
很多時候中國申請者對于這類題目難以把握好,出現過以下不甚理想的情況:
1. 由于平時閱讀量不夠,只能從很小的一個范圍中挑選,往往與其他中國申請者雷同;
2. 選擇的書目大都不為西方文化圈所知。雖然描述實情本身并沒有錯,體現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但是如果招生官從未聽過列出的任何書籍或作者,對方將很難以依賴自身經驗評判閱讀所帶來的意義;
3. 沒有進行過深入的思考,對于讀物里觀點的理解流于表面,甚至有時連大意都不能詳盡乃至正確的寫出;
4. 選擇的讀物本身沒有特別大的價值。
為了避免給申請減分,挑對書單、學會閱讀很重要。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推薦的美國初、高中學生101本必讀書目,另外,我們還在書目中附上了Lexile閱讀難度分級。Lexile是全美最通用的閱讀能力和圖書分級系統,有利于考生有效選擇補充讀物,循序漸進地提高閱讀能力。我們應該選擇比自己水平高那么一點兒的材料內容,這樣既能有所提高,又不至于讓學習內容跨度過大、晦澀難懂。
以Lexile分級為例,如果孩子目前只能勉強讀懂680L級別的《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Web),那非要去啃990L級別的《雙城記》(ATale of Two Cities)就很能事倍功半,還會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列一張Lexile根據年級的閱讀分級表,大家可以先有點兒直觀的認識:
CB強烈推薦的101本課外讀物
四遍閱讀法
最后,我們給大家分享一下英文原版經典小說閱讀策略,簡稱“四遍閱讀法”:
第一遍,中文譯本。
用兩周時間,把英文經典原版小說的中文譯本讀完,體會人物特征、人物關系、故事情節、矛盾高潮,同時勾選不少于30%的喜愛章節,為后期英文閱讀做準備。具體章節因人而異,不強求。(譯林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外研社等,是品質保證。)
第二遍,書評。
中文譯本讀完后,馬上去網絡上搜索查看,不少于五篇書評,幫助學生深度理解。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熱鬧即“情節”,門道即“人性”。文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對人性的挖掘和極致體驗。
第三遍,英文原版。
用一周時間,對照自己之前的中文譯本勾選章節,閱讀相應的英文原版章節即可。原版小說,讀30%的精華內容,足夠了。
第四遍,讀后感,三稿起步。
前三遍閱讀,是輸入;最后一遍,是輸出。輸入和輸出同等重要。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小說看過三遍,還無話可說的人,就不用出國受罪了。讀后感,建議用中文寫,還是那句話,在西文無法達到母語水平時,先用中文完成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的訓練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