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985不要?均分不足85不要?今年的英港新你還覺得好申請嗎?
瀏覽量:96次
近些年,隨著國內考研的人數呈不斷上升的態勢,但是升學率卻在隨之而減少。這種情況下,有著多通道特點的海外留學就進入了眾多學生或家長的視野。
但是人人都想去排名高的學校,學校又有著專業人數的限制。種種因素之下,不難推算出整體的留學申請成功率到底是多少,尤其是英港新這種熱門的留學國家/地區,競爭是常態…
香港大學在第一輪投遞時收到的網申數量
超過往年五輪投遞人數;
UCL 招百人的項目有千人投遞。

UCL 金融項目報錄數據
這不,23Fall申請季才剛剛開始,同學們就已經哀嚎一片。打開郵箱就是冷冰冰的拒信!
有的同學,22fall被港校全聚德,今年轉戰英國,又收到拒信……
你以為這只是個例,是小紅書又在無故制造焦慮?那你應該還是沒有經歷過英港新各個院校的毒打!
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赴英讀研的人數一直處于增長趨勢,并且申請競爭也愈發激烈。從SFK近三年的研究生申請數量來看,平均增幅也達到了10%。
香港的學校本就不多,港三的申請更是尤為激烈,香港城市大學官方還特意發了一條微博,告訴大家2021-2022年內地申請人數增長了超過一倍!
此外,港中文授課碩士申請人數增加77%,港城市商學院碩士錄取者80%以上來自985院校。
可見,不僅申請人數高了,就連錄取的條件也“水漲船高”了。
新加坡不僅學校少,申請持續時間還短,新國立大學商學院的截止申請時間較早。從開始申請到首輪截止僅僅只有兩個月,直到最終申請截止也只有5個月時間,完全不給晚申人機會。
申請人數漲得風生水起,但是錄取人數卻沒漲,這就導致學校在篩選申請者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僅在各項背景的要求上更加嚴苛,連錄取難度也在不斷攀升。
利茲大學歷來會將中國院校劃分為4檔,分別是Tier 1A,Tier 1B,Tier 2,Tier 3。
而在今年的List更新中,利茲大學對檔次的劃分和成績的要求都變得更加細致,甚至是不同學院的不同專業,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中,會計金融、營銷以及國際商務方向的專業,只接受Tier 1A里的985、211學校申請,且專業成績要在80分以上。
最近,UCL頻繁調整招生政策。繼前不久對中國院校認可名單再次更改后,最近又調整了語言要求。
從23Fall入學起,UCL的語言成績要求,從原先的Standard, Good, Advanced三檔改成了 Level1~Level5五檔。
Level1和Level2對應之前的Standard和Good;Level4對應之前的Advanced。
不僅如此,連小分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原先Advanced要求雅思7.5,小分6.5;Level4雅思要求7.5小分7。
早在6月中旬新加坡國立大學就宣布了“提前批”開放。
此外,往年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基本都是9月份開放申請,比今年6月就開始“搶跑”,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不止。
隨著IC的開放,也更新了不少新的申請要求,其中商學院23Fall包含面試的專業就變多了。
在FAQs for Master's programmes頁面,可以發現,學校列出了需要面試的專業幾乎涵蓋了IC商學院所有,還包括了往年并不要求面試的MSc Finance & Accounting和MSc Risk Management & Financial Engineering。
其中只有MSc Intern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沒在列表中。但是在IHM的“How to apply”頁面,也標注出了有關面試的提示的。
現在,能拿到英港新offer的同學才是真正的內卷之王!敢單獨只申請一個國家/地區的更是寥寥無幾。

畢竟本來不看學校一視同仁的愛寶(愛丁堡大學)不僅發布了 priority list ,還表現出了對 985 、211 、中外合辦高校的偏愛。
華威大學提高均分要求,優先考慮 2:1 學位學生。2:2 學位如果沒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基本涼涼。
UCL 只允許申請者投遞兩個專業,給想廣撒網的同學一記重拳。
再比如:前有曼大有專業提高了對雅思成績的要求;后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突然發了筆試題,還要求當天完成提交;
再有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始背景調查,嚇得在寫文書簡歷的同學手中一顫。
計劃申請英港新的同學,是否清楚各學校的 school list 、均分要求、語言成績要求?是否知道哪些學校專業有筆試等額外要求?
在申請前,了解清楚這些信息,才能合理確定目標申請院校和專業,才能有目的性地備考雅思、GRE 、GMAT 、才能做好筆面試準備,才能避免申請季時被信息轟炸的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如果你想了解英港新各大學最新申請要求變動,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應對這些變化,增加申請成功率……快來留言咨詢小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