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數據出爐!看看有哪些關鍵數據和趨勢值得注意
瀏覽量:33次
,贊
自疫情爆發以來,各行各業或多或少都有受影響,留學更不用說,這兩年可以說是中國留學生最難的兩年。美國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4日上午9點30分,,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發布了最新一期的《2022年國際教育交流門戶開放報告》。該報告采集了美國約2800所大學的國際學生入學情況,基本能夠全面反映美國留學生的實際情況。
接下來小智就給大家解讀一下該報告中最關鍵的幾個數據和趨勢。
赴美學生數量有所回升
隨著全球疫情逐漸穩定,各國取消旅行限制,航班恢復正常,赴美留學生人數也在逐漸上升。從報告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疫情導致在美國際學生總數驟降,尤其是2020-2021學年,降幅達15%,而在2021-2022學年,則增長了3.8%,這是美國國際學生人數在連續兩年下降后首次出現上升。但仍沒有到達疫情發生的歷史最高值,即2018-2019學年。
美國的國際學生總數增加了,其中大部分是由國際新生貢獻。2021-2022學年,新增國際學生數量猛增80%。其中不少是前兩年被美國大學錄取的學生,但因為疫情選擇延期錄取。IIE對今年入學的國際學生的初步統計顯示,本學年國際學生總數增加了9%,國際新生人數增加了7%,這表明國際學生的上升趨勢將持續下去。目前,國際學生約占美國大學生總數的4.7%。

中國依然是最大生源地
受疫情影響,2021-2022學年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下降了9%,比2020-2021學年15%的降幅略低。盡管中國留學生人數連續兩年下跌,中國依然是赴美留學最大的生源地,占國際學生總人數的31%。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在中國留學生人數下跌的同時,印度留學生人數上漲了19%,在美印度學生總人數僅次于中國,占國際學生總人數的21%。

紐約大學受歡迎程度最高
2013年起,紐約大學連續近十年成為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大學。學校國際學生人數比排名第二的東北大學多出近4000人。想必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它還會繼續占據頭把交椅。下表列出了國際學生人數最多的20所美國大學,對于留學生和家庭來說,這些也是國際學生友好型大學,可以重點考慮。

STEM專業最受國際學生追捧
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前兩名專業都屬于STEM類別,第三名是商業和管理。排名第一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人數增加了 10%。這份報告把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結合起來不太科學,因為在具體的細分數據中,數學專業的國際學生人數實際上已經下降了0.2%,而計算機科學上升了 13.1%,表明計算機科學更受歡迎。
中國留學生青睞的專業與總體情況相似。然而,近十幾年來,中國留學生的熱門專業卻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趨勢。之前一直流行的商業和管理的普及率都有下降的趨勢,工程也略有下降,但基本上是一樣的。而數學和計算機科學則是一路上升,超過了前兩者,這也和近幾年互聯網公司的大潮有關。

中國留學生情況
由于疫情的限制,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連續兩年下降,2020-2021學年下降14.7%,2021-2022學年下降8.6%。2021-2022學年,將有約29.1萬名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這是自2013—2014學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值。2019-2020學年,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最高達到37.2萬人。
不過,留學生人數的下降主要集中在本科生人數上。2021-2022學年,研究生人數不降反升,增幅為3.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2年畢業后持有OPT工作的留學生數量大幅減少,這可能意味著更多留學生畢業后選擇直接回國,因此就業競爭壓力將更大。
雖然中國留學生人數有所下降,但中國依然是美國大學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21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105.44億美元,而國際學生給美國經濟總共貢獻了338億美元,中國留學生占據近三分之一。
針對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下降的問題,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部助理秘書長Ethan Rosenzweig表示,美國政府非常歡迎中國留學生到美國來學習,并且期待中國早日開放旅行限制,讓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到中國去開展招生工作。

總體而言,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大學的國際學生人數首次出現上升,這與各國放寬旅行限制和流行病預防政策相吻合。證明了留學生赴美留學的主要障礙還是疫情病。
對于近兩年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來說,這可能會構成一定程度的挑戰,因為過去兩年推遲入學的國際學生都選擇了現在入學,這可能會造成宿舍和教學資源緊張,導致招生辦公室減少新生名額。不過,不少大學也表示,不會減少新生人數,而是會努力增加住宿資源。總之,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對于正在申請或即將申請的同學來說,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努力學習,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才能在眾多的同學中脫穎而出。

助力每一位心懷夢想的學子去到自己想去的學校,本就是智友一直以來的使命。小智希望未來與更多學生一起為國際求學奮斗,共同成就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