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請推薦信完整攻略看這篇!(怎么寫?請誰寫?何時交?)
瀏覽量:9次
在申請美國本科時,一般都會需要2-3封推薦信。那么你知道推薦信的意義是什么嗎?推薦信的內容應該要包含哪些內容才對你申請美本有加分作用呢?下面智友留學已經幫你整理好最詳細的攻略,請一定要看下去!
1、什么是推薦信?
在美本申請時需要提交的推薦信指的是他人支持或推薦你的一封信件,通常會由你的學校老師、指導顧問、教練或老板撰寫,但有時候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幫忙寫。
推薦信是申請時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為大學將會通過這封信來了解你。可想而知,推薦信的內容不應該包含簡歷已經寫過的部分,而可以多著墨在個性、責任感或潛力等方面。就像MIT官網建議的那樣,推薦信內容不應該再描述“學生的成績和學習表現”,因為面試官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取這些信息。
2、為什么推薦信重要?
雖然要在申請表填很多數據(如 GPA、SAT、課外活動等),但美國大學會用 “整體評估”(holistic admissions)的方式挑選學生。除了冰冷的數據,大學可以通過申請者的校內顧問報告(counselor’s report)、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和面試(interview)去從 “人” 的角度了解學生。
推薦信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通過第三方視角來了解你的一個好方法。舉例來說,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一個課堂參與度很高的學生,但你的老師是否也覺得因為有你的參與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好,或者其實是更糟?
你的高中老師和顧問如何看待你,可能也會是將來你的大學教授或同學的想法。因此面試官會希望他們尋找的是適合學校風氣、會與教授同學相處都愉快的學生。
由于多數學生在高中的表現并不突出,平凡的表現可能會讓老師對你沒有太多印象,寫出來的推薦信內容也會很普通,甚至跟其他學生的差不多,這樣的推薦信就對你幫助不大。
但如果你本身就是班上的活躍人物,甚至是受老師喜愛的學生,那么老師一定會寫出不少對你有幫助的推薦內容,并幫助你進入理想的大學。
另外,在美國,錄取委員會通常會把學生的 “過程” 看得比 “結果” 重要。推薦信可以讓學校看到不只是考試分數,而是學生在班上的努力跟學習態度。換句話說,在亞洲,”躺拿100″ 跟 “通過努力拿到100” 都是 100 分,但美國大學的入學委員會更喜歡后者。
3、推薦信里有什么內容?
Common Application上的推薦信內容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說:
第一部分:評分
-
課業成就 -
智力 -
寫作品質 -
創意/原創性 -
課堂討論參與度 -
對師長的尊重度 -
做事的嚴謹態度 -
成熟度 -
自主性 -
領導能力 -
誠信 -
對挫折的反應 -
關心他人 -
自信心 -
獨立性 -
總體表現

根據以上這些面向,老師要先針對不同項目做評分。每個項目的評分選項有 “Below average (平均以下)”、”Average (平均)”、”Good (above average) (好 (平均以上))”、”Very Good (well above average) (很好 (比平均高很多))”、”Excellent (top 10%) (非常好 (前 10%))”、”Outstanding (top 5%) (非常優秀 (前 5%))”、及 “One of the top few encountered in my career (在我生涯中最好的其中之一)”。
當然,因為頂尖的藤校只收最頂尖的學生,老師能給你越多 “One of the top few encountered in my career” 就越好。
第二部分:簡介
你的老師會需要回答以下這些問題:
-
你認識這位學生多久?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認識他?
-
你對這位學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
你是在幾年級教導這位學生?
請列出你曾經教過這位學生哪些課程,包含該門課的難易程度 (例如:AP, IB, accelerated, Cambridge, honors, elective; 100-level, 200-level等)
請上傳一份你認為對這位學生來說很重要的文件,內容可以包含學生在學業上的表現,或是個人表現等,信息越詳細越好。
第三部分:寫作評估
最后,老師會上傳一封1-2頁的推薦信,一般是老師寫好之后上傳 doc 或 pdf 文件。
4、誰幫學生寫推薦信可以加最多分?
很多人有誤解,認為推薦人的頭銜越大,加分效果越好,所以很希望能有大學教授或大公司CEO能幫學生寫推薦信。但是,推薦人的頭銜其實相對來說非常不重要,推薦信重要的是這個推薦人認識這位學生的深度以及跟學生的互動。
大學推薦信的重要性順序大概是這樣:
推薦信重要性順序:推薦信的內容 > 推薦人的文筆 > 推薦人的頭銜
這就代表,如果學生跟 Barack Obama 不熟,但(通過爸媽或其他關系)拿到了一封 Obama 的推薦信,即使 Obama 的 “推薦人頭銜” 是頂級的,這封推薦信的強度卻會遠不如教這位學生兩年、而且非常喜歡這位學生的任課老師所寫的推薦信!
5、我需要多少封推薦信才夠?
通常,建議學生至少有2封老師的推薦信和1封學校招生顧問的指導報告。有些學校可能只要求1封推薦信,但也有些學校允許學生最多提交5封推薦信,其中需包含1-3封來自教練、老板、同學或親戚。
該如何選擇并詢問老師是否愿意幫我寫推薦信?
通常學生選擇寫推薦信的老師,他所任教的科目并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你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以下這5個項目是你在找老師寫推薦信時可以納入的考慮方向:
-
這位老師認識你有一段時間,例如連續兩個月的密集課程(暑期課程,一周五天、一天8小時),或者是高二一整年的任課老師。
-
這位老師與你的關系密切,可以說出你的個性、興趣、課業表現等。
-
這位老師有良好的英文寫作能力,可以寫出具有說服力的推薦信內容。
-
你在這位老師的課堂(或活動)中表現良好,讓老師對你有正面的印象或很多跟你有關的事情可以說。
-
這位老師是你最近頻繁接觸、互動的對象。
很多人都以為推薦信就是要絞盡腦汁找知名人士幫你助陣。但是在找這些名人幫你寫推薦信之前,請先確認他們真的符合以上說的這5點嗎?
如果你找一些知名人士幫你寫推薦信,而她非常了解你這個人、喜歡你的程度就像高中任課老師一樣、又會寫英文推薦信,最重要的是你跟這位名人從過去到現在都保持著聯系,那找這些名人幫你寫推薦信可能真的會有幫助。否則我們會建議你不如去找很喜歡你的高中任課老師,會比這些名人寫一封普通的推薦信還更有效果。
以下是更多有關好的推薦信或不好推薦信的例子:
PART.01 好的推薦信案例
與你相處融洽、在課堂之余也會用另一種方式跟你互動的老師 (例如體育教練、鋼琴比賽的指導老師等)。
你經常參與的AP英語課老師,在課后你時常會問他問題,他也會自愿幫助你。
PART.02 不好的推薦信案例
你很喜歡某一門課的老師,并且總是在他的課中拿下高分,但是老師卻對你沒有任何印象,且除了作業和考試成績外,跟你沒有其他話題或交集。
你靠著父母的人脈,或付錢請有名的人幫你寫推薦信(例如政治人物、某公司的CEO或大學教授等),但這個人跟你完全沒有交集。在幾乎不認識你的情況下,他只能寫出一些籠統的意見,像是:他是一位用功努力的好學生。即使你請對方“假裝”寫得很了解你,但面試官還是看得出來。這不但不能代表你是個很有人脈、成績很出色的人,反而還會讓面試官留下極差的印象。
6、怎么做才能跟老師保持良好的關系?
以下這3點是你可以和老師保持良好關系的方式:
01、在課堂上要多參與及表現
課堂參與是跟老師保持良好關系的不二法則,試著在課堂中回答問題,即使上課的內容很難,老師也都會問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這些都是你嶄露頭角的好機會。
如果真的覺得課程內容太深奧,也可以舉手問問題,請老師針對你不懂的地方再講解一次,或是下課后留下來問老師問題。在有挑戰性的課堂上表現出努力的樣子也被視為課堂參與的一種,你的老師也就會隨之留下良好的印象。
02 跟老師要保持好關系
雖然老師是我們需要尊敬的長輩,但這并不表示不能跟老師像朋友一般的相處。即使是在走廊上遇到老師時問好,或是如果你個性比較外向,也可以利用課馀時間多到辦公室找老師聊天,這些都會幫助你與老師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另外,請試著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想。即使你一定會有喜歡與不喜歡的老師,但請記住老師是幫你打分的人,有些成績也比較主觀(如課堂參與)。如果你看起來是個性單純、不會跟老師爭論分數的好學生,老師或許也會愿意給你更高一點的成績。
03、課內要有好表現
每位老師都喜歡不會在上課中制造麻煩的好學生,如果你在課程中表現很好,老師對你的印象一定也會比那些時常制造麻煩的學生還要好。
要做到課堂表現優異,除了不要遲到早退外,課堂參與、準時交作業、小考和段考成績等都是要留意的地方。
7、內向或沒有關系好的老師怎么辦?
現在開始你可以找老師建立緊密關系,并找機會請老師幫你寫推薦信。即使可能只剩一個學期的時間,但這一學期的積極接觸總比教你一整年都不怎么認識你的老師寫得推薦信還要有意義。
而如果你在這學期跟這位老師相處時覺得不舒服,那也沒關系。即使你跟老師的關系沒有那么好,但通過老師的推薦,你還是可以擁有一封幫助你進入理想大學的推薦信。
8、如何請老師幫我寫一封有質量的推薦信?
首先,你需要先撰寫一份簡短的簡歷,內容包含EC、學術數據、獎項及你引以為傲,希望放進推薦信中的任何東西 (即使有些東西沒辦法用EC來衡量,例如閱讀、健身、手作等)。
你還可以準備一份Q&A清單,通過以下這些問題與答案,幫助寫推薦信的老師更加了解你/更了解還可以寫哪些內容:
-
你希望老師寫哪些比較具體的內容?(如果你希望老師可以寫一些你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在這邊做簡單描述)
-
描述任何重要、相關的課外活動,并說明你的學習所得。(這部分很重要,因為幫你寫推薦信的老師可能不知道你課外從事哪些活動。如果你可以跟老師分享這方面的心得,他也能夠運用到推薦信中)
-
描述你自己在老師課堂中的表現和曾面臨的挑戰,以及你是如何克服它的?如果你覺得只有一次表現很出色也沒關系。(由于老師教過的學生非常多,而且寫推薦信的時候你應該已經不是他的學生了。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老師重拾記憶,并寫出專屬于你的推薦信)
9、線上課程,該如何請老師寫推薦信?
一般如果是正常上課,你可以在下課之后找老師詢問;但如果是線上課程,或是比較少跟老師見面的機會時,建議通過Email與老師溝通,或是跟老師約時間見面聊聊。在詢問老師是否可以幫忙寫推薦信的時候,請注意以下這兩點:
詢問老師是否愿意幫你寫推薦信?
給老師幾個理由,說明為什么選擇他幫忙寫推薦信?例如:覺得師生之間關系良好、覺得在他的課堂表現很不錯、一些過往有趣的事情等。
如果要通過Email詢問老師,提供一個范本給大家參考:
Dear Mr. xxx,
I really enjoyed your Physics class this year. I appreciate that you always made our classes interesting and allowed us to see how amazing physics is through different experiments and projects. Your class wa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I want to major in Physics in college. May I ask you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for my college application?
如果老師超過一個禮拜都沒有回信,你可以再重新發一次詢問;而如果老師回復可以幫你寫推薦信,你可以再回復以下內容:
Here’s a resume for your reference. Just a heads up – I’m planning to apply to eight colleges and several scholarships as well, so I will probably be coming back to you for more copies in the next couple of months.
Let me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I really appreciate you doing this – at selective schools like MIT, a detailed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 letter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Thanks again!
10、我需要STEM和humanities老師各寫一封推薦信嗎?
首先,如果你要申請的大學規定需要有一位STEM老師和一位人文類科老師的推薦信,那么你只能按照學校的規定去準備。
一般而言,老師教授的科目與推薦信要申請的大學專業并沒有太多關聯,只是如果你未來要讀STEM,結果卻找人文類科的老師來推薦會感覺有點奇怪。然而總歸一句話:推薦信建議還是由跟你關系良好的老師協助會比較好。
11、什么是Counselor’s Evaluation ?
除了老師的推薦信之外,你也會需要學校輔導顧問的評估。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由于輔導顧問并不像老師一樣那么了解你,所以他們的評估對你申請大學并沒有太大的影響,除非出現太過正面、特殊意見甚至有負面評語時。
-
高度正面的評語:例如“XXX是我有史以來見過最聰明的學生”、“XXX是全校最受歡迎的學生”等,這時大學就會特別注記起來。畢竟這些評語不會在自傳中看到,很容易讓人有自賣自夸的感覺。
-
特殊意見:例如“XXX之所以分數考差,是因為考試期間恰逢親人過世”。通過學校顧問的說明,會讓一些學生無法親自解釋的事情更具說服力。
-
負面評語:基本上推薦信或學校顧問要出現負面評語的機率很低,但如果顧問真的寫到負面意見,你要被這所院校錄取的機率恐怕為0,畢竟面試官會認為推薦信或學校顧問應該會是全心全意幫學生辯護的。
12、我該如何避免拿到不好的推薦信?
推薦信并不是100%都是正面內容,有時候一些老師會在推薦信中寫比較負面的評價,對你不僅沒有加分,反而還可能扣分。
如果想避免拿到這類型的推薦信,最好的判斷方式就是在詢問老師是否愿意幫忙寫推薦信時老師的反應。如果老師的反應是猶豫不決,那代表他寫出來的內容可能不會對你太有幫助;一個真正樂意幫助你的老師,如果擔心他寫的內容會害你進不了理想大學,他會直接拒絕你。
因此建議選擇跟你關系很好、對你有很多話可以說的老師,就可以避免拿到不好推薦信的機率哦!
13、什么是FERPA?
FERPA (Family Educational Rights and Privacy Act)是用來保護學生教育紀錄隱私的法規,若運用在推薦信中即表示如果你被大學錄取,你可以要求查看老師寫的推薦信內容。
雖然學生擁有FERPA的權利,但多數老師或學校會要求你放棄它,換句話說就是要你同意不查看推薦信內容。這通常意味著你信任幫你寫推薦信的老師,對面試官來說也是一種誠實的表現。事實上,如果你沒有放棄FERPA權利,這個舉動會引來面試官的關注,因為那表示你其實不信任老師。
總結
推薦信是一大學問,有很多相關的準備工作要做!選擇一位跟你關系良好的老師,詢問他們是否可以幫你寫推薦信,并盡早提供相關資料讓老師開始評估。
把推薦信準備好,讓你距離你讀心中理想大學的目標又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