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哈佛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回國應聘事業單位合同工的事兒,被大家頂上了熱搜!

▲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件事,其實就跟在國內讀了北大又回村養豬有一樣的效果…于是,關于留學含金量的事兒,又讓大家議論起來。
說起來,留學含金量跟世界大學排名也有脫不開的關系,之前就有同學問,英國QS前50和前100的學校回國差別有多大?
其實,國內的HR除了TOP的牛劍之外,基本其他院校都是一視同仁。而且明面上的區別基本沒有,比如落戶啊,考公啊,或直接就業等等。
只不過更好的學校,能提升你的校友圈子,未來發展前景會更好,機會更多而已。
?
QS前50的要求一般出現在以下場景中:央企、銀行、落戶(這里說的是場景,并不是所有央企、銀行都會卡前50的意思)。
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看的是泰晤士前30,英港新澳里只有牛劍、帝國理工、UCL、愛大和新國立入圍;
再比如三峽集團,看的是U.S. news前10,英港新澳里只有牛劍入圍:
再比如上海可直接落戶要求的世界前50,也是綜合多份榜單的前50,實際有70多所學校有資格。
而投行、券商,一般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 list,更加不會按一份榜單來簡單粗暴地劃線。
QS前100這條線相對更重要,使用場景更廣泛一些。比如深圳的教師編招聘????,明確需要QS前100的畢業生。
從這份要求中我們可以看出,除了碩士要求QS前100以外,對本科也是有要求的(至少要是雙一流)。
其實有要求碩士QS前50的單位,更是經常會對本科提出要求,一般會卡在985左右。
總結一下,一般體制內(包括落戶)或國企、央企會卡QS 50或100,而外企、民企對此限制較少,或者位次會放得更寬(比如互聯網大廠可能會卡前200)。
首先,如果你的求職意向是外企或民企,那么前50或者前100的劃線對你沒有那么重要。
其次,一般院校卡到QS前50的單位,對專業背景不會有太多限制,而且從最新的排名我們其實也能看出來,QS前50是一種相當不專業的卡位方式。
因為專業限制,而只能考公務員的三不限崗位的話,這些崗位的錄取難度可比一般有專業限制的崗位難多了,而且并不管你的院校排名高低。
如果是為了院校排名而放棄好專業的同學,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后,QS排名的波動是不小的。比如23年入讀的學生,在申請時看到的是23年的排名,快要開學了更新了24年的排名,畢業時就已經是25甚至26年的排名了。
2-3年時間,足夠讓港科從27掉到60名,也足夠讓新南威爾士從44上升到第19名了。非要穩定,那也只有絕對頭部:牛劍、帝國理工和UCL這種院校了。
所以,大家與其糾結自己申請院校的排名問題,不如把留學看做是在挖掘自己的天賦點,把自己選擇的留學專業學精學透,相信在未來的就業中,排名不會成為阻礙你的絆腳石。有任何問題歡迎咨詢北京留學機構智友留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