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媒沒出路,是我聽過最大的笑話。(美國院校傳媒項目解讀)
瀏覽量:341次
最近打開知乎搜索“傳媒專業”,發現了一個非常引人矚目的話題:
“學傳媒是不是真的一無用處?”
底下的回答莫衷一是,但是大部分偏向這條回答:
“你是來搞笑的嗎?有一群人將傳媒事業奉為自己的夢,在你這一無是處?”
那么,傳媒專業究竟有沒有“用處”呢?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星巴克云南“星”計劃
2012年云南“星”計劃開始了,與云南咖農一起探索,種植好咖啡,營造為“過上好日子”貢獻力量的氛圍感和企業文化。這樣的營銷背后離不開媒體的idea和傳播手段。
CCTV—《三農群英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三農群英匯》欄目集中關注在“三農”領域默默奉獻、開拓進取的新農人。
背后是傳媒行業中編導的選題,腳本以及鏡頭創作,臺詞寫作賦予節目強大的生命力與情感渲染。
西貝“哭窮”求生
疫情爆發那會,各中小企業都說日子難過,但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卻第一個站出來公開“哭窮”,引發全民關注。
在文章刷屏的第二天,西貝當即宣傳外賣業務,神反轉成餐飲營銷新典范。這波公關成功轉危為安,還讓品牌得到了宣傳。
看完這些,大家是不是對傳媒更感興趣了,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介紹一下專業設置與選校那些事吧!
傳播學細分為新聞類(廣電類)和傳媒類。傳媒又可細分成廣告、PR等專業。
隨著人們對娛樂、傳媒的重視,這個專業逐漸成為了越來越多留學生眼中的“萬金油”專業!!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互聯網廣告市場穩步增長,直接廣告投放額接近3000億元,網絡購物、網絡游戲、教育學習、美妝護理、食品飲品行業位居投放的TOP5。
這些要通過媒介的傳播來實現的巨大數字背后,更凸顯了傳媒專業不可小覷的力量。
1. 傳媒熱門職位解讀
首先,傳播學的英文是 communication studies,這個學科不太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畢業就一定做記者之類的工作,而是有很多方向的。
就記者而言,最傳統的是做新聞記者,但其實記者也有很多種,像文字記者、攝影記者、雙語出鏡記者、主持人型記者等。
還有freelancer,他們不是全職做記者的,叫自由撰稿或者特邀記者。
另一大部分就是關于節目制作的工作,如編導、制片、導演、策劃、攝影、剪輯、配音等。
沒有學過編導專業課程的同學可以去仔細觀察各大衛視的真人秀節目,腦補一下節目從無到有的過程。
從做行業研究,金主入駐;到邀請明星,撰寫節目腳本,策劃事件沖突;到實地調研,拍攝,確認每一集播放什么內容;到后期剪輯、上字幕、配音、花字特效,最終定檔,上線發行。
這期間所有的流程內容都是有計劃、有團隊支持的。而從臺前到幕后所有的工作,傳媒專業的同學都是可以做的。
還有很多同學對公關感興趣,以公關公司的大型直播的項目協調為例:
比如,甲方提出了直播的需求,作為乙方傳媒公司的我們承接了這個需求。
那需要做的事,就是為甲方設計直播執行方案,比如提出直播創意,和客戶核對內容需求,還要做項目協調。
另外,還要與其他的乙方,比如技術供應商、線下活動公司溝通,給他們下準確的brief,保證他們設計的所有的UI、網頁互動功能、鑒權數據、應急預案、現場拍攝的帶寬、碼流滿足客戶的需求。
2. 傳媒專業分類
目前美國的傳媒相關專業可以分為5大類:傳播學、新聞學、公共關系、廣告學、其他分支(新媒體、媒體管理、整合營銷傳播等)。
1. 傳播學大類(communication)
傳播學教育在美國教育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其教育發展水平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它跟很多學科,如經濟學、人類學、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語義學等都有密切的關系。
傳播學下面有一些常見的分支,如:Communication Studies(傳播學研究)、Mass Communication(大眾傳媒)、Interpersonal(人際交流)、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組織溝通)、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傳媒管理)和Rhetorical and Language (修辭和語言)等。
2. 新聞學大類 (Journalism)
美國高校的新聞(Journalism)專業劃分很細致,各個學校劃分專業的依據不同。
一般來說,可以劃分為Print、Broadcast和Online三個類別。
近年來涌現的 New Media(新媒體)在很多學校會單獨作為一個分支。Print是傳統的報紙雜志,Broadcast是電視新聞和無線電廣播,Online方向的其實就是網絡媒體,New Media(新媒體)其實和上述分支有交叉,主要是指通過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無線通信等,以電視、電腦、手機為終端,向受眾提供交互的信息。
3. 公共關系 (Public Relations)
公共關系通常包括PR、Strategic Communication(戰略傳播)、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戰略公共關系)三個專業,與媒體、市場有著緊密的關系。
學習這個方向的學生將來就業面比較廣闊,可以選擇公關公司、大型跨國企業的市場部和公關部,以及政府和新聞媒體等就業。
4. 廣告學(Advertising)
美國是廣告業最發達的國家,這里所說的廣告學是偏向市場和策劃的,而不是指平面或數字媒體領域的廣告設計(Design)專業。
主要是研究廣告產品的歷史、理論、策略、制作和經營管理。就業方向也是瞄準媒體的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廣告策劃與創意制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等。
5. 其他分支
新媒體/數字媒體(Digital Social Media / Emerging Media Studies),由于數字媒體和社交媒體興起,在傳播學的研究下也開始有這一類相關的項目。
數字媒體和社交媒體涉及的范圍很廣,從手機的APP,微博等社交平臺,到數字技術,數字產品,游戲,營銷等領域都有。
所以不同的學校開設的方向也會有所側重,有學校主要培養數字媒體技術的培養,有學校注重新媒體理論和策略,學習通過新媒體的方式在其他商業活動和運行中應用。
整合營銷傳播IMC,整合營銷傳播研究的范圍包括marketing、Advertising、Media 和Public Relation等一切傳播活動都涵蓋到營銷活動的范圍之內;另一方面則能夠使企業將統一的傳播資訊傳達給消費者。
它可以比較籠統的涵蓋在Marketing的范疇中,但跟Marketing相比較,IMC更加注重資源的整合以及客戶的價值,同時也會比Marketing更注重傳媒以及公關方面的內容。
3. 美國院校傳媒項目
給大家介紹項目之前,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僅憑所謂的綜排或專排去選學校。
其實每個學校和項目在課程結構、師資力量、時間長短、地理位置、是否STEM等方面都不盡相同。
要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切忌盲目跟風,以保證最終能選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氣質的學校。
01
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的新聞是所有傳媒學生夢寐以求的專業。
但是哥大這個項目要求是非常高的,托福要求114以上,雅思8分以上,而且比較歡迎有工作經驗的國際申請者。
除了新聞還有傳播的兩個項目,一個是SPS學院底下的戰略傳播;還有一個叫做傳播與教育,這兩個是傳媒的學生常申請且有相當中獎率的項目。
02
西北大學
這個學校非常有名的學院叫做Medill新聞學院,可以說與哥大齊名。
Medill底下有2個項目,其中一個非常火的叫做整合營銷傳播;另一個就是Journalism。
另外,傳播項目底下又有2個子項目:一個叫做custom leadership program,還有一個叫Hybrid Leadership Program。
這兩個的區別主要在于就是線上線下授課的問題。因為美國有很多學校是向工作之后的人開設的,所以它有很多這種類似職業教育或者是繼續教育的項目。
需要GRE,語言成績不設最低限制。不限申請者專業背景,不要求工作經驗,但如果本科有相關背景、實習或全職或兼職工作經歷,對申請有利,強烈建議參加面試,如無法參加校園面試,可參加視頻面試。
03
紐約大學
紐約大學的媒體文化傳播項目是口碑比較好的一個項目,MCC最大的一個優勢是它是 STEM項目:畢業之后,學校會提供三年的OPT。
如果你要留美工作的話,這個是非常大的優勢。
這個項目整體來看像文化批判研究,它是一個很文的項目。其實從總體來講所有的傳媒項目都比較文,當然從學科上來說傳媒又可以和理工技術結合得非常緊。
要求GRE,托福成績100以上,申請者需要提交寫作樣本。
04
其他學校
其他的傳媒名校,例如USC南加州、波士頓大學、雪城大學,它們都是傳媒大校,專業分支都非常細。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所有的,跟傳媒有關的專業,它們都cover到了。
比如,雪城大學的強勢學科是公共關系(Public Affairs)和傳媒,其優秀聞名世界。
除此之外,密蘇里和威斯康星也是讀傳媒比較好的學校。
密蘇里是世界上第一所新聞學院,它的綜排比較低,但是它的新聞很強,研究生和博士很多,威斯康星比較適合讀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