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留美讀研,大三規劃正當時!
瀏覽量:74次
注意:不是提醒,是必須!如果說大一大二還有一丟丟拖延的機會(嚴正聲明,并不提倡),而對于大三在讀的同學來說,接下來的一年可以說“事關生死”。
正文之前,不禁插播一條:根據教育部人社部19日召開的就業工作會議,確定今年考研報考人數相比2021年上漲85萬,達到462萬,歷年最高。
當某書,某乎上很多同學“哀嚎”美國、英國留學申請“嚴重內卷”的時候,正在讀大三的同學,看到這驚人的數字是不是也一陣背脊發涼。
回到正題,無論是學分績點提升,還是背提項目規劃及落地。大三這一年執行情況的好與壞,會讓大四申請季充滿變數。這里總結分享一下關于大三同學的研究生申請規劃方案。
更清晰的了解美國研究生申請概況
美國研究生申請不像本科申請,有固定的早申、常規申、滾動申時間,具體的開放和截止日期,要根據學校、學院和專業而定。
相比網申開啟的時間,申請截止日期則更顯得重要。
從慣常來看會有11月1日、12月15日、1月15日這樣的時間,一些專業會有兩輪甚至三輪的滾動錄取。有的專業或學校采用滾動申請也不要往后推,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先到先得,滿額為止。而有的學校專業的截止日期會很早,這個需要格外注意。
offer放榜的時間從12月到來年3 、4月份,根據具體項目的截止日期差異,而有所不同。
大三學生的規劃重點
咬緊GPA成績
經歷國內高考或者本科申請季的洗禮,有很多同學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有點放松,那么大三則是“逆天改命”的契機了,切記一定要把GAP穩步提升,特別是核心學分課程,一定要牢牢把握。
標化考試成績
根據要申請的專業方向,通常大家需要準備托福/雅思、GRE/GMAT兩類考試。對于在英語國家/地區/全英語教學模式下,可以免托(或者需要申請)。
有一定語言功底的同學,需要3-6個月達成標化成績,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借助專業機構進行輔導,這樣保證能在申請季來臨的時候盡可能刷到目標分數。
無論是哪種水平,一定要預估自己的情況,為標化考試預留出足夠的時間。不要等到大家都把重心放在網申材料的時候,自己卻還在因為標化成績不達標而錯失更優質院校的選擇權。
軟性背景提升
與本科側重通識教育所不同的是,研究生階段可以說是科研生涯的正式開始。
有一定含金量的科研實習可以體現出你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研究深度。有相關專業科研實習的經歷不僅可以幫助你深入了解相關專業或行業的實際情況,更可以提升你的實踐能力,豐富你的后期申請材料內容。而這也是很多標化成績優秀的同學能夠拉開差距的地方。
如果你已經是大三上學期了,并且是打算以后去讀理工類研究生,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手頭的資源,比如系里的老師、實驗室導師,關系較廣的同學,甚至是家里一切可利用的人脈,盡快參加學術研究項目或者有關專業方向的實習。
此外還可以借助一些商業項目進行參與。
對于商科申請的學生,提升背景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
一方面是在學校里,可以多參與社會活動,如志愿者、支教、社團等活動,爭取作為負責人組織策劃活動,與社團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升組織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商學院所看重的最佳途徑,就是從自身的角度加強專業競爭力。如:找相關的實習單位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和相關的專業背景。
推薦信
基本上每所學校都要會要求申請者提交2-4封推薦信,推薦信可以來自于你的導師、教授或者實習/工作的上司。
很多同學會忽視推薦信的重要性,推薦信通常被要求選擇counselor和學科老師去寫,能夠幫助美國大學從學科表現、能力、天賦、性格等全方面了解申請人,很多大學都特別看重推薦信。
因為對于招生官來說,推薦信是唯一能從第三者的角度去了解申請人的渠道,是從他人視角對申請人作出評價的重要材料。
很多同學會申請8-10所大學,推薦信的需求比較大,如果在前文的提到的科研活動中沒有與導師有效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推薦信的獲取將是漫長的“社恐之旅”。
因此,大三這個階段,甚至更早的時候,要逐步和老師們建立聯系、積極溝通,讓他對你印象深刻、發現你的閃光點……為之后寫推薦信打下信任基礎。
由此可見,為了能在申請季有更強的競爭力,大三這個時期,一番科學合理的規劃很重要。
大三結束之后,申請季的腳步臨近。
學校選擇
基于已經具備的硬件和軟件情況,基于自己的就讀專業方向,初選自己的目標院校。每一所院校的相關專業開設情況,前期課程要求等等都需要進行收集匯總整理。
所以,在選校時,第一點要做到的就是定位自我。大家需要結合自身的綜合條件來匹配你能夠申請到的學校,以此來確定自己的申請目標,沒有明確自我定位的話,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將對你的申請帶來不利的影響。
評估和定位的合理性就非常關鍵了,而具備大量成功經驗的專業機構,則會基于以往的成功案例、分析申請的優劣勢,給出更專業而科學的定位。
文書
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文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科階段的文書更像是“講故事”,著重深造怎樣的申請人個性,飽滿的人物畫像。而研究生申請階段,就得需要展現自己過往經歷的專業性,以及自身經歷如何匹配研究生項目。
PS,需要表達申請某個專業的動機。為什么申請這個專業,未來目標是什么,是否夠資格申請,重點強調原因、資格和規劃。
還有一個是CV。
常見文書寫作誤區
PS和CV混為一談
不要把PS寫成CV的擴展版。CV上的內容就盡量不要重復出現在PS上了,即使有也換個角度寫。
比方說CV里提到做了某個實習或研究,你覺得很重要,那就在PS里闡述下從中學到了什么,你使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什么問題之類的。PS和CV是互補的,直接的復制粘貼使不得。
一篇文書走天下
因為申請的學校甚至項目比較多,有些同學會覺得一篇文書就足夠申請多所學校甚至多個專業,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基于你所申請學校和項目的不同,文書也要根據相應要求進行變化。
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列舉文書材料,然后國內外的申請老師會與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把零散的點串聯起來,把不足的觀點補充完整,把重復的角度去重,拒絕填鴨式,側重引導式。讓每一個學生審視自己的研究生申請準備全過程。這樣通過層次地把自己的情況與目標院校的要求匹配起來。做到一校一定制,杜絕模板化和簡單翻譯制式。
網申和截止日期
不同院校、不同專業遞交申請的截止時間都會有所不同,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關注官網或者及時與顧問老師溝通,以避免資料不全等原因而導致未能按期提交完備的資料,造成與夢校失之交臂的遺憾。
各個專業/項目基本上會在10月份之后陸續的開放網申系統。這個時候就可以去學校的指定界面去注冊自己的網申賬號了。
然后就是后申請時期的事項:
等待申請結果(1月-2月)
I20申請(3月-4月)
簽證的準備及遞簽(5月-7月)
行前指導及入學(8月-9月)
盤算了整個大三到申請季的工序,會發現不同的關鍵節點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掉鏈子的情況,都會最終影響未來申請進度的把控。
對于課業繁忙、時間規劃能力和落地執行能力有欠缺、對于申請過程細節無法做到有效把握的同學而言,借助專業的團隊進行留學規劃服務顯得尤其的重要。
每一個學段都有不同的側重點,要科學規劃,保障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