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課外活動才能引起美國大學招生官的關注?
瀏覽量:49次
很多學生和家長由于對美國本科名校申請缺乏足夠的了解,所以在活動的選擇以及安排上經常會走入誤區。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假期活動選擇及安排方面的建議~
關于EC在申請中的作用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EC(課外活動),可以先來看看美國學校們了解申請人EC的COMMON APPLICATION中的活動選項。這一項有10個活動可以參加,一般會涉及到以下這些類型的活動:
同時學校要了解學生在每項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職責,參與時間的長短,是否打算在大學里繼續這些活動等等。由此可見,學校會非常有針對性的了解學生參與活動的目的和持久性,通過這些問題,來了解學生的品格,學習和領導潛質。
這些活動的參與在這里可能只是簡單的概述和提及,更多的細節則要通過申請文書,也就是ESSAY來展開。這也是本科申請文書中所講究的互補與支持。
和堆砌出來的活動say no !
很多同學為了讓自己的申請材料變得豐富,就大量的參加各種活動,認為這樣就會對自己的申請有幫助。更有甚者覺得只要能夠提供一個官方證明材料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所以經常有學生或者家長問我們: “ 老師,我是不是可以找個跨國銀行給我提供一個實習證明,來證明我/我孩子在金融方面的興趣和能力? ”
而實際上學校很清楚,一個學生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參加大量的活動必定意味著淺嘗輒止,無論是向學校證明孩子的一些核心基本素質(真正的興趣和激情,耐心、毅力,克服困難的能力等),還是對孩子真正的培養和鍛煉,都是不利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申請人數眾多,我們能夠想到的事情,基本都會有學生在做。如果什么都做,而又做得不深入,那么這將很難給招辦的老師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才既意味著庸才。所以EC不是靠多取勝,而是靠質量取勝。堆砌活動是沒有意義的。
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一個支點延伸到其他的課外活動中,能把自己其他的潛力發揮出來,這是非常的難能可貴的,也能看到他的課外活動之間的邏輯非常清晰,而且一看這種課外活動就不是被規劃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做的,往往這樣的案例更能打動別人。比起那些高大上的活動來說這種活動更符合孩子的特點,也更能體現出他自己的個人價值和個人興趣。
案例
之前有一個學生,他在申請當中課外活動不是很豐富,這個學生當時是學的生物,但是他最初對于生物的理解還是從一個物理角度的認識,后面在聊的過程中慢慢的挖掘到很多信息。
因為他提及到自己對于幼兒心理學和幼兒發展教育的興趣,所以我們就分析了他學校里面的資源,建議他可以從一些基礎的工作入手,做一些志愿者和支教的活動,因為學校里面正好有這個資源,他也比較感興趣。他在做支教的過程中,通過與這些孩子們的交流深入到他們的內心活動,他發現他自己對于專業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高度,包括也清楚如何將自己的專業和其他的學科關聯起來,去做一些事情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個人價值。
所以這個學生的活動也是以個人的經歷以及他去做志愿者活動的經歷延伸出來的,包括他在做的過程中非常投入,還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采訪。這一切的經歷都有呈現在活動中和申請里面。規劃自己的課外活動,要能夠梳理好自己過往的經驗,在自己過往的課外活動中能找到自己的關聯性。這樣在申請當中AO在讀到你的課外活動的時候,可能會讀出來一個立體的形象,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更為深刻。
參加活動不要過于功利
如果你參與活動的時間并不長,或者是僅僅為了體現你參加過某個活動,某個活動有多大牌,那么大家就要想想這個活動是不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對自己是否真正重要,對自己是否會有啟發,從中會有多大的收獲,還是單純的為了提升自己的背景而去參加某個活動,為了讓AO看到,MUN我參加過,GYLC我參加過,或者是XXX我參加過。
如果AO看到一群背景相似的學生,會錄取哪個?如果大家在背景都相同的情況下去申請美國大學,你的優勢在哪里的?
如果你的硬性條件都已經達到了學校的門檻,那之后怎么樣呢,是給招生官的個人感覺。因為到時候申請很多學校,雖然你比較厲害,但是其他申請這個學校的人也都非常厲害,在這種情況你能做的就是和招生官建立一個personal connection,你要去申請他的學校,就需要做一些功課,可以上LinkedIn、facebook去了解下你的招生官,看看他是屬于什么樣的人,是一個非常活潑的人還是一個偏嚴肅的人,對應的來說,你要有針對性的調整吸引招生官的辦法。
留學申請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想要作為一個佼佼者脫穎而出,一定要爭分奪秒,每個暑假一定要把時間花費在一個能提升自己的事情上。現在有一些學生,他們從小學開始每個暑假在父母的支持下出國參加一些暑期的項目或者做一些research,現在有很多小學生已經開始寫research paper了。同時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招生官一看你做了這個東西他可能會很好奇,會跟你聊,這個時候你要知道自己要說什么,如果到時候結結巴巴說不出來,招生官可能覺得你這是不是瞎編的,其實你根本就沒有做。
如果還有家長認為假期的時間就只把考試攻破,拿到一個漂亮的分數,常春藤的橄欖枝就到手了,那么大學申請還設立那么多ESSAY千嘛?就像在中國一樣,拿高分,考大學就好了。
這幾年的申請形勢越來越嚴峻,好多學生和家長都提前一年或者兩年開始,因此這幾年我們經常看到高分和滿分學生,高分學生要把握住自己的優勢就要更加關注自己的軟件背景,關注學校的動態和加深了解才可能在申請中脫穎而出。
課外活動中有幾個招生官想看的重要因素:
?學生的學習能力,雖然是課外活動,但是想要看到有沒有和你的academics連接的
?學生的組織能力
?學生有沒有愛心,是不是愿意奉獻自己的時間并投入到社區服務當中。
對于本科的申請,錄取委員會更注重課外活動對學生領導整個團隊的能力,以及對個人發展的培養,這些活動大都是一些社區服務或者是志愿者這一類的活動。對于研究生的申請,這一類活動已經不能滿足了,他一般是看活動列表里面對個人發展有關的東西。
現在課外活動的平臺比較多,例如海外的志愿者,還有包括一些大家并不知道美國申請核心理念的時候而盲目去參加的課外活動。但是其實無論是教小朋友學習還是其他性質的公益類活動,更多的還是要從自己的個人興趣和個人價值出發。如果是在一個探索的階段,學生可能比較適合去進行一些廣泛的涉獵,然后通過執行這些活動來找到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或向往成為某一類人,或者后期再基于自己的愛好和個人價值來自主的發起活動,可能這樣的活動更為有意義一些,加分點也會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