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卡久久4卡5卡6卡7卡丨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理论片丨国产av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李知恩丨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玲奈丨欧美日韩国产手机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耶魯、杜克、帝國理工、NUS等名校13個統計/生統項目申請全中,天霸學姐的詳細經驗分享

瀏覽量:223次

學生背景

Y同學,北京師范大學,應用數學,GPA3.9+,TOEFL 105+,GRE 325+

2實習,4學術經歷

22fall錄取:

生統@耶魯、杜克大學、UCLA、UMich、UNC。

統計@帝國理工、NUS、美國西北大學、JHU、杜克大學、UMich、華盛頓大學、UIUC。

2

一、前言

很高興今天可以借著這次分享和各位學弟學妹講講自己的申請經歷,希望能對大家未來的學習和申請有所幫助。

關于申請碩士的話,GPA肯定是越高越好的,我覺得當然3.9以上就看別的方面了。TOEFL盡量能在105以上,寫作23-25以上都還是不錯的小分。GRE,因為疫情,很多項目都是optional,如果要提交的話,Q部分最好能在169以上。科研和實習部分,質量是比數量重要的,在聯系學校老師做科研的時候,也最好找到跟申請方向相關的課題,或者退一步來講,在做課題中,能鍛煉相關的技能也是可以的。找實習也是同理。

推薦信,我個人建議找自己了解也深入接觸過的推薦人。一個不太了解自己的大牛,其平推是起不到多大效果的。我的實習是比較弱的,所以三封推薦信選了一封科研推、兩封課程推。課程推薦人找的比較高階的數學和統計課程老師,分數也是比較高。科研推薦人找了為期大概一年的項目導師。也建議大家主動跟推薦人聯系,不同擔心不給寫推薦信。

3

二、保研、考研、留學,還是就業?

有些同學,可能還在對保研、考研、留學還是本科后就業猶豫不決。

我個人的經驗是,首先要主動地去了解相關的政策。比如你們學校的保研政策和往年保研的比例以及結果。然后根據個人的情況以及未來的規劃再做決定。當然海本的同學,就不涉及到這個保研考研的問題。

然后,我不建議大家為了逃避內卷而草率地做一個決定,因為以我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來說,現在干什么都很卷。任何一條路,有可能是壁壘,也有可能是機會。比如說我身邊保研的同學,他們在準備夏令營和科研的時候,普遍壓力非常大,并且非常焦慮。即使他們成功保研之后,也會和我感嘆,要馬不停的開始讀論文,開始苦逼的生活,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關于考研,大家應該也聽說今年國家分數線的漲幅。然后出國這一塊的話,其實申請也是一年比一年卷的,像比較熱門的DS、CS、統計這些專業,每年申請的人數都是不斷上漲,那么由此帶動了很多項目的門檻是越來越高。

所以我個人建議一定要提前想好個人未來規劃,以及個人的情況再做選擇。我自己就是決定出國的時間比較晚,也并沒有從大一就打定主意要留學。我現在回看,我覺得自己那會兒把眼前的事情都完成的比較好。比如我保持了一個比較高的GPA,然后參加了一些小的科研項目,這些東西其實并不是說你非得確定了未來要做什么之后才能做好。往往是你把這些基礎的東西都做好之后,你能夠擁有一個更多的選擇。所以,如果在座有低年級的同學,我覺得你們也沒有必要提前焦慮這個未來的事情。無論是保研,還是出國,畢竟形勢是都沒有辦法預測的。我還是建議大家把眼前的課程學好,盡量拿到一個不錯的GPA,這樣到時候不至于太被動。

如果出國讀碩士的話,大部分項目都是自費的,有些項目即使會給獎學金,也不可能會cover 你所有留學的錢,有一些生活費什么的還得自己解決。所以建議大家先衡量一下自己的經濟水平,能否支持你出國完成這一到兩年的學業。可能這個是留學,至少是碩士階段留學的一個前提條件。當然,不同地區的學校和項目,花銷差異也很大,絕大多數項目的花費,學校會寫在官網上,比如1學分是多少錢,或者是它每一年的項目預估花銷是多少錢。大家可以自己瀏覽項目官網,具體了解再做決定。

另外,陸本同學要注意,有一些專業和項目可能對回國考公產生影響,這一塊我沒太了解過,但未來打算考公、進體制、走選調的同學,我建議你們要先提前了解好這方面的事情。如果你出去讀的那個專業或者項目,回來不太能夠考公或者是受到限制的話,那我建議你還是要提前考慮清楚的。

關于就業,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糾結本科畢業就業和留學的?我身邊有一些朋友,他們已經拿到了不錯的秋招和春招offer。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了解。如果你本科出來直接就業的話,當然是OK的。但是你最好在在大四秋招前,能有相關的實習經歷。一般來說我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比如我自己前三年主要是在上課和做科研,所以說很難抽出時間來去積累兩到三段那種高質量的實習。現在的實習大多要求我們一周去至少四到五天,短則三個月,長則六個月的。所以說我還是蠻佩服身邊從大一大二就開始實習的人的。基本上我身邊本科直接就業的同學和朋友,他們都在大四秋招前積累了一到兩段高質量的實習。

有些就業導向的國外項目,比如金融和商科大多數項目,都非常看重你的實習經歷。所以你在申請的時候,你最好能有那么幾段高質量的實習。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我很建議大家做一至兩段和你未來職業規劃、你申請的方向,或者是和你的個人興趣相關的實習。從非功利的角度來說,這些對我們結束學生生涯后的職業選擇都是很有幫助的。

三、每個階段建議完成的事兒

因為我是在大三上學期開始考慮留學,所以就說說從大三開始每個階段建議完成的事。

1.大三寒假

我建議大家,大三寒假開始就要初步確定申請方向了。這個時間它是可以更早的,也可以更晚的,但是最好不要晚于大四上學期。

為什么說是初步呢?

因為很有可能你這會兒定的申請方向,后面會因為覺得不適合自己或者是別的一些原因又增加或者刪減,所以說是初步的方向。

在確定申請方向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職業規劃、過往經歷等方面綜合的來考量。比如我修過很多理論的基礎課程,做過一些建模的小項目,了解到統計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再加上編程技能掌握的也還可以,就希望研究生能夠在統計這個方向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所以綜合考慮了之后呢,我決定申請統計這個方向。

我們在確定完方向之后,可以瀏覽一些項目的官網。基本上很多統計項目對于先修課的要求都差不多,所以你只需要看幾個項目的官網,就能夠對先修課這一塊心里有底了。一般來說統計和生統都需要我們有數學統計和編程的經歷。比如像多元微積分、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這些基礎課都是必須要有的。高階數學和統計課,如果能夠多修,并且多拿高分,當然是最好的。編程的話一般就是像Python、R、C、MATLAB這種常見的工具。編程知道一兩個,并且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就可以了。

如果能在學校修讀相關的前提課,就盡量在學校上。因為這些帶學分的課,會體現在你的成績單上,認可度會比你在Coursera 等平臺上修的網課要高。如果你實在沒機會在學校上這些課,那在這些網絡平臺上修這些課比你不上強。你可以將網課寫在你的CV或者文書里。這至少能夠說明你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并且目標還是很清晰的。

當然不同的專業,對于先修課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DS會建議申請人修過JAVA、數據庫、數據結構這方面的課,或者C++。所以說還是提醒大家要先了解好申請的方向,主動去官網看先修課的要求。如果你發現先修課沒修夠,還能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來補。

如果你語言還沒考出來的話,也可以在大三寒假開始準備,以及開始報考位。注意:一定要記得提前幾個月定考位。因為這兩年疫情原因考位是比較緊張的,如果考試被臨時取消的話,還可以有時間應對。我記得我當時就是大三下學期的一場托福考試因為疫情被取消了,而我當時又沒有定別的場,所以就很耽誤時間。考位取消雖然會全額的退你錢,但是你再重新定考位就很難了。我記得我當時那一整個月后面就都沒有考位了,就很被動。前車之鑒,大家一定要盡可能的考出來語言,然后多定幾場考試,以防萬一。

還有就是如果你大三寒假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做一些科研或者投一些實習,或者也可以參加一些建模比賽等活動,來充實自己。

2.大三下學期

首先肯定要是盡可能提高GPA,并把先修課給上完。我比較提倡的是選課的時候盡量做到缺啥補啥,都不缺,我們就上高階課,然后盡量拿高分,或者是積累一些project 經歷。比如說我,當時考慮到前幾個學期一直在上理論課,而編程這方面能體現在成績單上的課的太少了,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我大三下學期就選了Python。大家選課的時候也不要瞎選。到了申請的時候,如果你成績單上都是水課,或者是相關性比較弱的那種課,那單就本科修過的課程來說,這一塊的競爭力就不是很高了。

第二點要做的是大家要盡可能利用這學期提升自己的軟背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習和科研。那么關于實習和科研做哪個,要看你自己過往的經歷和申請方向來定。繼續拿我自己舉例,我之前已經積累了一些科研經歷了,但實習這方面還是空白,那么為了彌補這塊的空白,我大三下是優先去投簡歷、去找實習的。哪怕你最終沒能夠找到實習或者科研,也不用特別焦慮。因為就統計這個申請方向來說,有偏就業的,也有相對理論的項目。如果你實習比較弱,也可以搭配著申請一些相對理論的項目,然后在文書中突出咱們的科研經歷。申請其實它就是個看對眼的過程,就是你要讓對方項目覺得你就是他們要招的那個人,是適合他們項目的人,這個就夠了。

3.大三暑假

如果沒有考出來語言,就繼續考語言;如果沒有提升完軟件背景,就繼續提升。除此之外,就是要開始選校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香港和新加坡地區的項目,會在大三暑期開放EA,所以有意愿申請這些地區相關項目的同學就還是建議早考出來語言,完成先修課的學習,然后盡早準備申請材料。

選校這是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我很感謝智友的老師們在這一塊對我的幫助,他們會向我介紹各個項目,并且完全尊重我個人的意愿來確定選校。

我感覺選校其實就是提前了解各個項目的一個過程,也是提前篩查各個項目的過程。一般來說我們首先要確定地區和申請方向。像我當時因為不太清楚這個疫情以及申請的局勢,擔心自己會被全拒,所以就是多國混申的。說到多國混申,智友的老師比較專業,對英美港新等名校都很了解,不用額外的團隊,也就不會額外再要第二國家的中介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以及個人水平,來確定申請的地區。美國、英國、新加坡、香港、加拿大,還有歐洲一些比較小的國家,每年都是有人申請的,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了解。

然后就是根據專排和綜排以及往年的錄取情況,初步確定我們的彩票校、主申校和保底校。

往年錄取情況怎么樣,除了中介老師的經驗,想DIY的學生也有多方渠道來了解。比如一畝三分地論壇,每年都會有報offer和拒信的。大家可以去結合這些人曬出來的錄取信息,然后來看自己的這個定位。也可以在微博、小紅書、知乎這些平臺,去看一下往年的一個信息。不過會比較花時間,而且有的項目真的在平臺找不到錄取情況,所以時間不充足的同學,找中介確實可以節省時間。一個比較直觀的渠道就是去看學校官網。有的學校官網會給一個往年的錄取情況。比如每年招多少人,錄取學生GPA的一個平均情況,語言成績的平均情況,以及申請人的一個本科專業畫像。

最后根據初步的選校名單,詳細的查看項目官網,去看一下項目的時長、課程、畢業生去向等方面內容,再結合自己的考慮因素,決定我們到底要不要申這個項目。像對我來說,位置、class size、項目時長等都是我比較看重的因素,所以不太安全的芝加哥大學、招生人數太多的哥大等,我都沒選。

順便聊倆我選的項目:

華盛頓大學,雖然美國綜合排名低,但其統計項目是一個門檻比較高,并且專排跟地理位置都還蠻不錯的一個項目。我拿這個項目舉例,來看一下如何了解一個項目,以及看自己是否match。這個項目一共五個quarter,官網中明確說了,是需要一個強大的數理背景或者是量化背景,并且需要在文書中凸顯我們對于統計方法這塊訓練的興趣。項目的畢業要求之一,需要我們在第一年通過一個theory exam。這個算是這個項目跟很多其他統計碩士項目的區別。如果你再詳細的了解這個項目的課程,你會發現有一些必修課其實是和生統那邊的人一起上的,還有些課程是可以和PhD一起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UW統計是一個相對理論型的項目。雖然大多數人畢業后還是去選擇工作了,但是就是截止目前每年外申PhD的結果都還是蠻厲害的。關于項目的就讀體驗,大家可以去一畝三分地上詳細的了解在讀學生的反饋,以此來判斷這個項目是否適合你。就我個人而言呢,我覺得華大的統計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可以找工,也可以繼續讀博的統計項目,當然多數統計碩士項目直接內轉博的名額是很少的。

1

杜克統計,這個項目是一個兩年的項目。如果你瀏覽項目官網的話,會發現很多課都和貝葉斯有關,這個也算是杜克統計系的一個特色。畢竟他們faculty都是在做貝斯。項目的placement在官網上是有詳細的數據,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基本上大多數人畢業后也都是直接去工作了,申PhD的是個位數。這個項目也是相對理論型的,可以和PhD一起上部分的課。項目的畢業要求是寫一個論文或者是做一個project,每年的class size也都公布在官網上,基本上是在三十到四十人左右。

1

回顧大三暑假,我基本上就是找實習、做科研這樣過去了。還有和我的文書老師一起brainstorm了一下,就著過往的經歷順了一遍邏輯寫了一個初稿。文書寫作這塊,后面會詳細說。

4.大四上學期

大四上學期就開始忙起來了,開始準備申請。事實上暑假我就交了NUS提前批的申請。

建議大家大四一開始把前三年成績單、排名證明等材料能開的都開好,并開始準備WES認證。因為WES會拖一段時間,為了能夠順利申請,建議大家在前三年成績都出來之后就立馬去做這個認證。如果要申請英國的學校的話,因為很多項目是rolling,早申是有優勢的,所以這個時候時間就很重要。如果你成績單一直沒有搞好,導致錯過了早申請時間,那就很被動了。因為可能后面申就沒名額、沒位置,或申請可能會更激烈。我個人大四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上課、準備畢業論文、討論寫文書,也沒干特別硬核的東西。

大四上學期的經歷對我們申請也蠻有幫助的。有些項目會要求填網申的時候,寫本學期要讀的課。如果你的先修課實在沒辦法在大三結束前補完,也可以在大四上學期再修,多數是要求入學前補上。

然后建議大家文書盡早開始動筆,尤其是重度拖延患者。因為這樣的話會方便我們后面的修改跟完善。文書是申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寫的拉跨的話,當然會拖累我們的申請,這點是無疑的啊;但是至于寫到多好,能夠逆轉你的這個申請,誰也說不清。就盡我們所能,把每一部分都準備到最好,這個是我們應該做的。智友老師在文書這一塊幫助我很多。她會和我提前溝通,去理清楚邏輯,然后也會在修改的時候提一些很有幫助的建議。

我在這說的文書是主要包括推薦信、簡歷和個人陳述,有些項目還需要遞交essay小短文。不同的項目具體要求是不太一樣的,在寫個人陳述的時候,需要有針針對性的去根據項目的文書要求來完成寫作。

(1)推薦信

關于推薦信,開頭提過,現在再詳細說說。統計和生統多數項目是要求三封,部分項目是兩封。建議大家大四一開學就去聯系推薦人,給彼此留出足夠的時間。一方面是有些老師每年給寫推薦信的個學生名額是有限的,一個學生申請的項目也不少了,推薦人每一個都去填的話,還是蠻占時間的。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推薦人臨時反悔,或者是因為休假不查看郵件而不得不重新找推薦人。理想的推薦人需要滿足的條件是首先和你認識的時間相對比較長,對你的了解比較全面。也就是說你們倆的互動是要比較多的,ta對你的評價是積極正面的,不會給你寫黑推,有相對充足的時間去在申請階段給你上傳推薦信。大家可以現在就去想一想,有沒有合適的推薦人人選,如果沒有的話,建議在接下來的課程、實習或者科研當中盡可能的積極表現,給對方留下不錯的印象。如果你只是去上課,然后課后也不和老師溝通,答疑也不去,就很難讓老師了解你。即使最后他真的答應給你寫推薦信,大概率也只會評價,上課認真,成績優異,這種說服力度比較一般的話。關于實習推還是科研推,我覺得需要根據自身的經歷和官網要求來定。比如我的科研和課程相對比實習要好一點,再加上申請的項目沒有要求一定要有一封實習推。所以三個推薦人都找的我之前上過課以及做過科研的老師。如果有一些項目,建議是一封實習推加上兩封學術推的話,最好還是根據這個建議去聯系對應的推薦人。

不同的推薦人,最好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凸顯我們的優勢。你可以找一個編程課的老師,一個高階統計課的老師和一個科研導師,來分別突出自己在理論應用、學術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等方面的優勢。這就比找三封理論課老師或者三封編程課老師的推薦要好得多。還有我個人覺得一位不熟悉大牛的平推,不如一位和你有過深入交流以及合作的科研導師的強推。關于聯系誰做推薦人,這個問題其實是要根據你的過往經歷來定的,不用一味的追求牛推。不過我要再聲明一下,我申的是碩士,對于博士申請,我感覺學術推薦人的connection 還是很重要的,但別的就不太了解了。關于聯系推薦人這一塊,我建議大家要大膽的去給教授發郵件,不要覺得對方太忙,或者是我那門課的分數不夠高而退縮。我感覺我聯系過的教授都很nice,雖然也遇到過發郵件被拒,或者直接不回的個別情況,但是只要愿意當你推薦人并給你回復的那些教授,他們都會很熱情地幫助你去度過這個申請季。有的教授會在寫推薦信之前找你要簡歷以便大概了解一下你的基本情況,詢問你的研究興趣,以及你想申請的學校。所以大家在聯系推薦人之前,可以把我們的CV和選校名單給定了。在發郵件聯系老師的時候,要盡量清晰地闡述自己和對方是什么時間認識的,比如我在某某學期,上過您開的某某課程。要誠實地表達想要對方成為推薦人的原因和希望。小紅書上其實有很多聯系教授的這種模板,擔心措辭的同學可以去搜一搜。

(2)CV

接下來是簡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V。一些學校官網如MIT,還有一畝三分地、小紅書、知乎等平臺可以看到一些模板。但是那些都只是一個參考,不能完全照搬。不過CV一般包括的要素都差不多,教育經歷、科研實習、獲獎證書、活動經歷和技能等。

申請CV和我們找實習的簡歷很像,需要按照時間由近及遠寫。有的人實習簡歷是按照star法則來寫的,寫申請CV的時候也差不多,我們要找出和申請方向強相關的經歷,寫出要點,然后把篇幅控制在一頁以內即可。我記得我當時是先拿了一張空白的A4紙,把我大學期間所有能回憶起來的經歷都列出來了。然后根據申請方向挑出相關的,當然弱相關的經歷也行,如果實在湊不出來了,也可以寫上去。CV一定要注意真實性和專業性。文書這個東西,首先都應該是真實的,不要抱著試一試,不會被發現的心態編自己的經歷啊。CV還需要體現專業性,CV中的各個經歷涉及到的專業詞匯一定不要搞錯,科研用的那些模型、數據的英文表達,這些低級問題不要犯。獎學金、獎項這些,要注意和證書上的名字對應起來。如果中譯英你拿不準的話,可以去問問往屆的學長學姐是怎么翻譯的。

(3)PS

最后是PS,在動筆之前,可以像寫CV一樣梳理一下過往的經歷,然后對照項目的文書要求,理清楚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PS同樣要保證專業性、個性以及真實性,不要用太浮夸的詞匯,我們背過的很多GRE的那種生僻詞,就不要寫在PS里面了。不要照抄CV,如果我們PS體現的信息和CV是一模一樣的,那相當于我們沒有寫這一篇PS。

PS的結構其實是沒有一個固定模板的,雖然要包括的內容差不多。通常來說我們需要根據項目的要求來寫。像我自己PS的一個基本結構是:我會在首段簡單地說一下教育背景和研究興趣以及申請的方向。有些學校PS的首段,我是直接寫為什么對統計和生統這個方向產生了興趣,因為我是數學本科,申生統相當于是一個轉專業申請。接著寫對應的一個科研經歷。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過往經歷跟喜好隨便選一個就行。這里面的research interests簡單提一下就可以。我是根據過往的科研經歷和修過的一些課程,以及對方學校的faculty research(可以在官網上找到),挑了一些我覺得和對方學校比較match的研究興趣,如統計計算、機器學習這種。但是如果你沒有的話,可以不寫,不要無中生有,如果你硬寫在PS里面,會看起來怪怪的。比如說你沒有一個統計遺傳學這方面的一個研究經歷,但是你文書里說我就是這個對這個方向感興趣。那對方學校會覺得你都沒有做過相關的經歷,也沒有修過相關的課程,你是怎么著對這個方向感興趣的?就很迷惑。

接下來的幾段,我會根據過往的經歷,按照一定的邏輯來進行編排。我是按照學術研究、應用能力和團隊合作這些順序來體現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證明我能夠完成碩士項目。當然主體段落的邏輯不一定按照我這個來,也不用寫很多。如果你一個高質量的科研或者實習,能夠同時突出若干能力的話,就可以少寫幾個經歷,重要的是我們要突出我們具備這個能力。多數項目的PS要我們控制在1000 words左右,有些項目需要在八百字以內。我寫過最少的項目應該是JHU AMS,要求500字內。但往往是字越少越難寫,因為需要篩很多你的過往經歷,然后找出那些強相關的。

PS的最后我談的是why school/why program。如果你是一個科研經歷很突出的人,可以在這個部分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談一談這個領域存在的不足,或者是你通過做科研了解到的一些不足和前景。然后在這部分說一下此項目是如何幫助你能深入了解你的研究興趣。在這個段落,我們不需要重復前面幾個段落的技能點和能力,而是需要結合各個項目的特點來闡述自己選擇這個項目的原因。所以why school段是一個非常具有針對性的部分。我在這個段落中首先會說明我畢業后的目標,也就是我的職業規劃。然后會順著這個接下來說一下這個項目會如何幫助我實現這個目標,比如說某某課程,可以使我學到這個專業的深入的數理知識;某些capstone project,可以鍛煉我的溝通和應用能力;也可以說一下各個項目的特色,有的項目會在第一年內包括暑期實習,有的項目會提供很到位的career support,有的項目會請已畢業的校友或者從業者分享相關的從業經驗。我們都可以就著某一點來詳細的論述這個項目對我們未來職業規劃和發展的幫助。當然這需要我們詳細了解官網信息,對整個項目的特色以及感興趣的點都有詳細的了解。我覺得這個步驟或者說這個過程是沒有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你來完成的。

四、結語

我已經盡可能把自己的經歷復盤一遍并提出一些個人建議,在這過程中也再次感謝智友留學老師提供的幫助。不過我畢竟不是專門做留學申請的,也只是經歷了一遍而已,有的地方表達可能不是很清楚,一些經驗、建議也不一定準確或適合所有人。所以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自己搞定的,找中介幫助也是一個選擇。

最后祝大家未來的申請順利,都能拿到理想的off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洮南市| 南安市| 蒙阴县| 新宁县| 吴桥县| 成武县| 那曲县| 新巴尔虎右旗| 若尔盖县| 芜湖县| 永寿县| 安徽省| 泉州市| 宝鸡市| 友谊县| 松阳县| 汉川市| 凭祥市| 华阴市| 勐海县| 综艺| 呼图壁县| 仁寿县| 娄底市| 四子王旗| 南华县| 白水县| 墨玉县| 泊头市| 集安市| 郁南县| 锡林浩特市| 安阳市| 万宁市| 双流县| 石狮市| 宁海县| 武乡县| 恭城|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