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公布2022年新生/轉學生錄取數據!國際生被一刀切,錄取人數驟降!
瀏覽量:53次
近日,加州大學公布了2022秋季新生和轉學生的錄取數據。總結一句話:國際生太難了!
加州大學在2022年秋季錄取了85,268名加州本地新生,比去年增加了1.2%,創歷史紀錄。
本地新生人數增長,付出的代價便是州外/國際生人數下降。國際生錄取人數下降了12.2%(2,442名)。九個校區的整體錄取率也從2021年的64.9%下降到今年的59.5%。
各校區錄取數據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12.8萬
錄取人數:14,603
錄取率:11.4%
轉學生:
申請人數:1.9萬
錄取人數:5,200
錄取率:27%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15萬
錄取人數:12,858
錄取率:8.6%
轉學生
申請人數:2.5萬
錄取人數:5,769
錄取率:23%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13.1萬
錄取人數:31,160
錄取率:23.7%
轉學生
申請人數:2萬
錄取人數:11,267
錄取率:57%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11.1萬
錄取人數:28,701
錄取率:25.9%
轉學生
申請人數:1.8萬
錄取人數:10,228
錄取率:58%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12萬
錄取人數: 25,023
錄取率:21%
轉學生
申請人數:2.3萬
錄取人數:9,296
錄取率:41%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9.5萬
錄取人數: 35,563
錄取率:37.5%
轉學生
申請人數:1.6萬
錄取人數:9,098
錄取率:59%
加州大學圣塔克魯茨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6.6萬
錄取人數:31,075
錄取率:47.1%
轉學生
申請人數:1.2萬
錄取人數:7,107
錄取率:61%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5.5萬
錄取人數:37,262
錄取率:68.1%
轉學生
申請人數:1.2萬
錄取人數:7,841
錄取率:61%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
新生
申請人數:3萬
錄取人數:27,046
錄取率:90.4%
轉學生
申請人數:0.4萬
錄取人數:2,673
錄取率:61%
新生錄取分析
加州大學的招生偏好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對于外州/國際學生,從原來的擴招到如今的縮減、替換為加州本地學生。
不難看出,將來國際生想進入加州大學會更加困難。
申請人數全面增長
2022年,加州大學共收到210,840份申請,創歷史新高。九個校區的州內/州外/國際生申請人數全部增長。

國際生offer數暴跌
國際生錄取人數下降最大的是UCSD,從2021年的4826人銳減至3574人,錄取人數下降了45.39%。
其次為加州大學爾灣分校,2022年錄取4324人,相較2021年減少了2575人,下降37.32%。

轉學生錄取率分析
由于受到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加州大學的轉學申請數量下降至40,339份,甚至低于2020年的43,063份。
如果你覺得轉學申請也變難了,那就錯了。

轉學生整體錄取人數增長
有意思的是,轉學生的錄取率卻有所上升。UCB和UCLA雖然申請人數減少,但錄取人數卻分別從去年的4,881人和5,305人上升到5,200和5,769人。

社區大學轉學生迎契機
社區大學學生作為轉學生的主力軍,當然需要單獨拎出來聊聊。2022秋季,加州社區大學轉學申請數量有所減少,因此錄取通知也相應減少。

雖然申請人數減少,但社區大學的整體錄取率從2021年的73%上升到了75.7%。這意味著各校區都按比例錄取了更多的社區大學學生。
縮招國際生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國際生錄取人數下降,主要原因是來自州政府與加州居民的言論壓力。
原因:加州大學2030招生計劃
在加州大學最新公布的“2030 Capacity Plan”中提到:加州大學計劃提高招生數量,但針對的是加州本地居民。同時會擠占外州/國際生名額。
錄取變動的原因為以下幾點:
1. 加州大學招收大量外州及國際學生的做法引起了本地學生的強烈反對。
2. 高等教育資金開始回升。加州領導人明確表示,應響應選民的要求,提高本地學生的入學率。
3. 加州州長和立法機構撥款8250萬美元,用于在2022年和2023年額外招收5,632名本地學生。
策略1:達到指定的GPA
1.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4.17-4.31
2.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4.21-4.33
3.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4.12-4.3
4.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4.15-4.31
5.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4.02-4.29
6.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4.06-4.3
7. 加州大學圣塔克魯茨分校:3.95-4.25
8.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3.81-4.2
9.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3.5-4.08
策略2:了解加州大學招生流程
在審核申請材料時,加州大學會考慮13項因素:
1. 所有A-G課程的均分,包括榮譽課程的附加分。
2. 超過最低A-G要求的課程數量、內容和表現。
3. 榮譽課程、高級預科課程、國際學士學位課程和可轉學分的大學課程數量和表現。
4. 在高三結束時,全段排名前9%。
5. 根據正在或計劃上的課程類型和數量來衡量高年級課程的質量。
6. 相對于高中提供的機會,你的學術表現的質量。
7. 在一個或多個特定學科領域的杰出表現。
8. 在任何學術領域的特殊項目中的出色工作。
9. 最近在學習成績上有明顯的提高,如GPA和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課程質量。
10. 在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才能、成就和獎項。
11. 完成在高中課程范圍內的特殊項目。
12. 根據生活經歷和特殊情況取得的學術成就,如殘疾、低收入家庭、第一代大學生、需要工作等。
13. 你的中學位置和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