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科選課Tips:新生怎樣選課有利于GPA?
瀏覽量:63次
美國本科教育非常重視學生多元化的培養。學校每年都會提供成百上千門課程供學生選擇,如何在美國大學選課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
選課和課程規劃不僅關系到同學們學習生活的快樂程度,而且也會影響在該學期或學季GPA的高低,甚至會影響學生繼續升學或未來就業。那么,我們在選課前以及選課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小編整理了一些實用的Tips給到同學們參考。
美國本科學制
美國大學的學制一共有學期制(Semester)和學季制(Quarter)兩種。
◆學期制
大部分學校采用的是學期制,一學年被劃分為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包含寒假和暑假。其中寒假較短,而暑假長達三個多月之久。一般每學期有十六個星期的課程。秋季學期在8月底開學,12月結束;春季學期于1月初開學,5月結束。
采用學期制的美國大學本科階段要求學生完成至少120個學分才可以提出畢業申請,另外每學期不得低于12學分,最高不能超過18學分。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活動安排合理的規劃修學分的進度。
◆學季制
西海岸的大部分大學采用學季制,如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的大多數分校等。學季制把課程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是一個學期,每學期的時長大概是兩個多月。學季制的學校要求學生修完至少180學分畢業,學生要求每個學季完成15-18學分。相對于學期制而言,學季制的課程會更為緊湊和快節奏。
學分制度
美國本科的課程種類通常為三種:通識教育、選修課和專業課程。
◆通識課程
一般以數學、英語、人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范疇的課程為主。學生通常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完成。通過不斷參加各種課程,逐漸明確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并確定自己的專業。
如果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過AP/A Level/IB等課程,并通過其考試,如在AP考試中拿到了3-5分的成績,IB大考中獲得5-7分的成績,甚至有些大學的夏校課程也可以抵扣相應學科的學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大學或學院的換學分要求不盡相同,需要同學們提前查詢官網政策。此外,抵學分也是有上限的,即使有好幾門AP成績符合換學分要求,但也不是每門課程都能抵學分,所以要提前了解自己學校的學分轉換要求。
◆選修課程
則相對比較自由,但是會有難度梯次的選課要求,比如需要修完第一階段的課程才能選擇第二階段的課程。
◆專業課程
跟專業契合度最高的課程,一般還分為普通學位難度和榮譽學位難度。其中,自己未來主修專業的pre預備課程一定是最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專業課程會有前置課程的要求,還有一些課程是特定學期才會提供,所以在制定計劃時,一定要把這些內容考慮在內。
美國大學選課的關鍵是了解本專業的必修課程,并合理的規劃每個學期需選擇的課程,避免在學期內選擇多個難度較大的課程。不同的課程,課程難度不同,包含的學分也不太相同。通常1學分對應每學期16小時學生參加教授課程的時間。例如,一門4學分的課程對應64小時的教學時間。
選課規則和技巧
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選課系統和規則,大多數學校選課的規則都是相似的。部分學校會給新生們發選課指南,指南會明確學生們畢業所需的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要求標準。也有一些學校會把這類通知寫在學校官網上。每個學期快結束時,同學們可以提前打開學校的選課系統,關注下學期選課的信息,以及選課開始時間。
選課頁面通常會有以下幾個重要名詞:
Open:表示該門課程還有位置,可以進行選擇;
Holds:一般情況下表示選課有限制,如忘記交學費,或者沒有交齊學校要求的材料,則無法選課;
Enroll:大部分學校的選課系統采取“網購”形式,學生們先把想選的課加入自己的shopping cart(購物車),然后點擊“enroll”,就正式報名了課程。Enroll的時候一般不要求交學費,可以等保險和雜費等賬單齊全之后一起交。有的學校對國際生有international student hold,這種情況下必須選夠9學分才能正常enroll。
Waitlist:如果你想選的課程已經滿額,你仍然可以把它加入購物車,這時候你就在這門課的waitlist上,如果有學生退課,你就有機會按照選上這門課。如果實在沒有選上想修的課程,可以與academic advisor以及該課程的教授直接聯系,詢問是否可以旁聽。如果你想要跨專業選課,也可以聯系academic advisor。
通常情況下,美國大學的畢業要求包括通識課要求、寫作課要求、學院要求、專業課要求以及選修課要求。大學官網上會明確給出畢業要求,建議大家早做了解,根據要求,制定每個學期的選課計劃。
在選課前,首先要對自己大學四年的課程制定初步計劃,包括短期(下一學期)和長期(整個大學)。在美國大學中很常見的情況就是一些課程只在一年中特定的學期提供,不是你想選它就有,還有些課有Prerequisite,所以在制定計劃的時候,最好也把這些情況考慮進去。
其中,熱門課程的空位有限,需提前將自己想選的課程加入選課列表,確保自己的選課計劃順利進行。如果想選的課程沒有空位,可以將其加入waitlist中,一旦有學生退課,你將有機會選上該門課程。另外,可以提前準備第二套方案。
其次,要了解課程難度是否與自己的能力匹配。入學第一年,選課不要貪多,或者選擇挑戰性過大的課程。難度較大的課程,比如寫作、文學或者歷史等課程,大部分學生第一年的英文寫作水平和閱讀能力有限,建議通過一年的學習適應期后再選這類課程。
這方面可以多咨詢自己的選課指導老師,讓老師幫忙給出選課的合理建議。第一年建議大家先穩住GPA,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學習自信心,后續根據自己的能力適當調整課程難度。
了解課程,任課教授等信息也十分重要。課程官網上可以找到關于課程的名稱、編號、提綱、上課形式等以及與該課程相關的信息。
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上網、向學長學姐們等方式了解課程老師的授課方式,給分難度等。只要知道課程的教授名字,就可以在Rate My Professors上面搜索到以往學生對該教授的評價。
評價一般會從教學質量、課程難度以及導師給予學生的幫助程度等幾方面進行評估。因為都是各位學生的主觀言論,所以建議僅作為參考。
同學們在注冊課程后的前兩周內,一旦發現自己選的課程太難,或者發現教授的授課風格與自己不符合可以選擇退課,這既不影響GPA,又能更好的進行課程學習。美國本科的每門課的教授風格都是不同的。如通識課程,即使同一門課程也會有好幾個不同教授授課,每個教授的學術背景、性格、授課方式都會有差異。
大學不是只有專業課和必修課,可以給自己多一些的選擇和嘗試。在有自由選課的選擇權的范圍內,建議同學們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1.根據自身興趣/擅長的方向選課
2.根據自己覺得需要具備的技能/思維方式
總而言之,選課是否合理也將會影響你的GPA,甚至還會影響未來的申研和就業,所以建議大家在充分了解課程介紹和畢業要求的前提下,要多和學校分配的Advisor或者Tutor溝通,適當聽取學長學姐們的意見,在選課時才能少走彎路,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也能更加有效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