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大三的小伙伴,想要申請美國留學,這篇規劃、申請流程一定要看!
瀏覽量:24次
申請美國研究生其實是個“持久戰”,但很多學生到了大三才想起來要申請的,在時間上可能會比較緊張,那么科學有效的規劃就比較重要了,那么該怎么規劃?有什么申請流程呢?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
大三期間去美國研究生留學時間規劃
1月至3月——選校、選專業和語言考試
語言考試提早準備,所以這里建議很多想去美國留學的學生,一定要提前規劃,大一、大二期間可以把托福學起來,這樣可以避免后面的任務過重,同時在這三個月里查詢學校的信息,做好選校定位的準備。
相對語言學習來說,擇校選專業是一個比較繁瑣的事情。同學們可以制作一個表格,內容包括:感興趣的學校名稱、專業名稱、錄取要求、申請截止時間等,后期進一步篩選可以節約不少時間。
4月至6月——GMAT/GRE 確定選校
申請美國研究生除了要考托福,不要忘了GMAT/GRE,所需學習時間根據個人水平而異,但大家盡量專心復習,避免戰線拖得太長,影響后期申請。
復習的同時,可以進一步確定院校名單。可以參考一些排名,按照與個人學習方向的匹配度、學校資源豐富度、地理位置等因素進一步選擇。沖刺、適中、保底的院校都要篩選出一些來。
7月至9月——背景提升 準備材料
可以找些與所申請方向相關的科研項目或實習,也可將畢業論文題目和留學申請的方向結合起來。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個人陳述、簡歷、推薦信等,部分專業還要準備作品集。
10-12月——網申、寄送
填網申系統的時候要注意細節,避免拼寫錯誤和信息遺漏,提交前一定要檢查。以防意外,不要卡著申請截止日期提交申請哦。
寄送資料時由于材料比較多,建議大家在資料夾中放一份材料清單,標上序號,申請材料按清單順序放好,這樣既方便招生辦審核材料,也能讓自己根據清單確認材料,不出現遺漏。
次年
忙完以上的事項,同學們就要進入大四后一學期啦。整理好心情,完成論文,然后靜靜等待offer。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大三開始準備的話,時間上還是會有一些緊張,包括實習或者背景提升科研等,如果早規劃在大二暑期階段就可以找適合的項目來豐富自己的申請經歷。
大三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技巧
第一要點:咬緊GPA成績
經歷國內高考或者本科申請季的洗禮,有很多同學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有點放松,那么大三則是“逆天改命”的契機了,切記一定要把GAP穩步提升,特別是核心學分課程,一定要牢牢把握。
GPA成績也是反映學生競爭能力的一個標準,如果標準化考試成績與其他申請者差不多,較低的GPA會使申請競爭力以及成功率都大不如其他申請者。如果GPA低于3.0,則很難能夠被美國名校錄取了。
第二要點:標化考試成績
根據要申請的專業方向,通常大家需要準備托福/雅思、GRE/GMAT兩類考試。對于在英語國家/地區/全英語教學模式下,可以免托(或者需要申請)。
不論是托福考試,還是GRE或者GMAT考試,美國留學申請人最好在大三結束時考取到不錯的成績。一個是因為從大三結束的九月份開始就是申請季,一些排名靠前的學校申請截止日期在十一月中旬,一旦錯過,要么向學校申請條件錄取,要么只能走第二年的春季或者秋季申請了。
另外一個是因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更加合理的進行選校定位以及選專業。
部分學校的部分專業對于考試成績有最低要求,就算達到學校的錄取要求而沒有達到學院或者專業的錄取要求,也是沒法實現被錄取的。因此,早點拿到不錯的成績,對于自己今后專業的確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如果十分想去某一個專業,但是成績一直達不到要求,可以向錄取委員會提出條件錄取的要求,在第二年規定的時間之前考取合格的成績即可。
有一定語言功底的同學,需要3-6個月達成標化成績,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借助專業機構進行輔導,這樣保證能在申請季來臨的時候盡可能刷到目標分數。
無論是哪種水平,一定要預估自己的情況,為標化考試預留出足夠的時間。不要等到大家都把重心放在網申材料的時候,自己卻還在因為標化成績不達標而錯失更優質院校的選擇權。
第三要點:軟性背景提升
與本科側重通識教育所不同的是,研究生階段可以說是科研生涯的正式開始。
有一定含金量的科研實習可以體現出你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研究深度。有相關專業科研實習的經歷不僅可以幫助你深入了解相關專業或行業的實際情況,更可以提升你的實踐能力,豐富你的后期申請材料內容。而這也是很多標化成績優秀的同學能夠拉開差距的地方。
如果你已經是大三上學期了,并且是打算以后去讀理工類研究生,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手頭的資源,比如系里的老師、實驗室導師,關系較廣的同學,甚至是家里一切可利用的人脈,盡快參加學術研究項目或者有關專業方向的實習。
對于商科申請的學生,提升背景可以從兩方面來進行。
一方面是在學校里,可以多參與社會活動,如志愿者、支教、社團等活動,爭取作為負責人組織策劃活動,與社團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升組織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商學院所看重的最佳途徑,就是從自身的角度加強專業競爭力。如:找相關的實習單位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和相關的專業背景。
第四要點:科學準備文書材料
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文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科階段的文書更像是“講故事”,著重深造怎樣的申請人個性,飽滿的人物畫像。而研究生申請階段,就得需要展現自己過往經歷的專業性,以及自身經歷如何匹配研究生項目。
PS,需要表達申請某個專業的動機。為什么申請這個專業,未來目標是什么,是否夠資格申請,重點強調原因、資格和規劃。
還有一個是CV,千萬不要把PS和CV混為一談,更不要把PS寫成CV的擴展版,CV上的內容就盡量不要重復出現在PS上了,即使有也換個角度寫。
比方說CV里提到做了某個實習或研究,你覺得很重要,那就在PS里闡述下從中學到了什么,你使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什么問題之類的。PS和CV是互補的,直接的復制粘貼使不得。
更不要一篇文書走天下,因為申請的學校甚至項目比較多,有些同學會覺得一篇文書就足夠申請多所學校甚至多個專業,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基于你所申請學校和項目的不同,文書也要根據相應要求進行變化。
此外,推薦信,基本上美國每所學校都要會要求申請者提交2-4封推薦信,推薦信可以來自于你的導師、教授或者實習/工作的上司。
很多同學會忽視推薦信的重要性,推薦信通常被要求選擇counselor和學科老師去寫,能夠幫助美國大學從學科表現、能力、天賦、性格等全方面了解申請人,很多大學都特別看重推薦信。
因為對于招生官來說,推薦信是唯一能從第三者的角度去了解申請人的渠道,是從他人視角對申請人作出評價的重要材料。
很多同學會申請8-10所大學,推薦信的需求比較大,如果在前文的提到的科研活動中沒有與導師有效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推薦信的獲取將是漫長的“社恐之旅”。
因此,大三這個階段,甚至更早的時候,要逐步和老師們建立聯系、積極溝通,讓他對你印象深刻、發現你的閃光點,為之后寫推薦信打下信任基礎。
由此可見,為了能在申請季有更強的競爭力,大三這個時期,一番科學合理的規劃很重要。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私信小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