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坦白局:后疫情時代,還要不要選擇去美國留學?
瀏覽量:53次
作為全球頂尖的高等教育國家,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一直是全球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圣地。然而在疫情、留學政策等各方面形勢影響下,美國似乎成了不少人避之不及的國家。
還能不能去美國留學?還值不值得去美國留學?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結合最新的數據,和大家一起探討。

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和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近日發布《2022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這份由美國教育協會發布了超過20年的報告,一般內容包括:留美學生的生源地、財政來源、研究領域、主要學校、學術水平和人數的增長情況,還有國際學生對本國國民經濟的影響等,是一探中國赴美留學生概況的最權威統計之一。
美國仍是第一留學目的國
據《2022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2021-2022 學年,美國有國際學生 948519 人,比去年的 914095 人增長了 3.8%。
2021-2022 學年算是第二個疫情入學年,由此可以看出,疫情的影響慢慢減小,開始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新生入學人數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這也意味著隨著疫情的穩定,赴美留學已然回暖,美國仍然是大部分人的首選留學國家。

中國留美人數依然位居第一
2021-2022 學年中國留學美國總人數約占國際學生總數的 33%(包括臺灣和香港地區),依然是美國留學的主力軍,連續 13 年成為最大國際生源國。
雖受疫情的影響,中國學生群體依舊是下降趨勢,降幅 8.6% 。但相較去年的 14.8% ,也算是一定程度的“回暖”了。

中國在讀研究生人數增長

2021-2022 學年中國在美就讀的研究生數量達到 385,097,較上一學年增長 17% ,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這也是近 10 年以來,研究生人數首次超過本科。

需要注意的是,2022-2023 申請季美研申請人數整體呈增長甚至暴增趨勢,但美國大學研究生錄取人數并沒有增加,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美研申請錄取難度提升,競爭愈加激烈。

在國內“內卷”形勢下,更多的人選擇出國讀研
此前因為疫情讓不少家庭對留學產生動搖,但隨著各國疫情穩步控制,留學正在迅速回溫。再加上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失業人員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用研究生的身份重返校園,給疫情、給自己都留個緩沖的機會,同時提升學歷,提升就業競爭力。
這一系列原因就導致全球考研勢頭迅猛,尤其是美國名校的申請人數尤為突出。2022-2023 申請季,申請美國名校的中國學生人數就處在歷史高位,有些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通過多項數據的顯示可以看出,疫情雖然給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中國學生對于國際化優質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出國留學仍是重要的發展方向,而高質量的國際教育資源依舊搶手,美國依然是中國留學生的首選目的國。
雖說美國一直都是非常有爭議的國家,當前社會對留學、簽證等熱點話題都存在一定的疑問和擔憂。但不可否認,無論哪一年、哪一份世界大學榜單,美國大學一直領跑全球,是世界上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在師資、校園條件、科研環境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可以說,吸引大家去美國留學的,不是美國本身,更多的是美國大學的教育質量和水平!

美國大學會保障留學生權益嗎?
除了美國普世的價值觀,國際生還是美國大學的主要經濟來源,并且國際學生無論在科研還是其他領域,都能為當地高速發展注入強有力的血液。因此不論哪一屆美國政府,只要頒布了有損美國大學利益的條例,美國大學就會聯合起來對抗美政府,以挽回不必要損失。
我們可以看到,2020 年疫情爆發的第一年,以哈佛和 MIT 為首的美國名校就聯合起來將對留學生不利的政策告上了法庭,從而讓“國際生純網課須離境”的禁令被撤銷。美國高校的高度自治決定了學校不會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甚至會極力保障留學生的權益。國際生去美國留學,是一個對學校和學生都互贏互利的好事情。
留學生是否有安全保障?
首先,大家要明白“安全”這個詞不是絕對的,哪個國家都有安全和危險的地域,都有排外的那么一小撮人,無論去到哪里,都應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時刻確保自身安全。
整體來說,美國社會安全系數比較高。但由于美國的高度地方自治,每個州有非常獨立的司法體系,所以各個州、城市和社區的治安情況差異很大,同學們在選擇美國學校時,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就讀城市的安全系數。
另一方面,美國對留學生的安全保障遠高于其他國家。例如,很多大學都有自己的校園警察,校園警察可以行使與社會警察同樣的權利——攜帶槍支、拘捕犯人、按照州或地區法律辦案。同時大部分學校還設有Campus SafeWalk,無論你是因為學習還是聚會等原因晚歸,都可以打電話或網站預約要求校警送你回宿舍。如果遇到危險,學校內的報警燈柱可以方便直接跟校警通話,校警會立即確定報警人位置,并在幾分鐘內趕到現場!

美國校園警察(圖為MIT校警)
美國留學無法替代的優勢
1、靈活有效的學分制度
美國的大學實行靈活的學分制,也就是說同學們每通過一門課程便可獲得相應學分,修到學校要求的學分數后即可畢業。這種高度靈活的制度也是美國本科項目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美國大學希望學生能找到自己喜歡什么,更希望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拓寬學科交叉的思維能力和眼界。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學力和目標來進行課程的選擇,比起按部就班的學習專業知識,這樣的方式更能讓學生不斷產生思想碰撞,學會以多角度看待問題,拓展專業學習的廣度與深度。這也體現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先進理念——重視興趣及通才培養。
2、自由開放的專業選擇
為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考慮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發展方向,美國很多大學并不會要求本科一、二年級的學生選擇明確的專業方向,除了某些專業特殊要求的課程,本科一、二年級的課程基本上是為所有學生共同設置的。
美國大學在本科三、四年級的時候可以自主選擇專業。若是在選擇完專業之后,發現并不適合自己,希望更改,也可以隨時提出申請,重新進行選擇。另外,在申請攻讀研究生學位時,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與本科不同的專業。

3、領先世界的教育成就
美國大學在世界中的排名也體現著美國教育在世界的地位。除了全世界高度認可的美國高等教育學位,在師資力量、硬件設施、教育經費、教學水平甚至教育氛圍、教育風氣以及整個社會對教育的認可和重視程度上,美國都是世界領先的。
斯坦福大學博士石毓智曾說:
“衡量一所大學的水準,一是看它的科研成果,二是看它的學生素質。我認為,評價一所大學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其畢業生中獲得諾貝爾獎等國際獎項的人數。”
這個指標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樣適用于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及學生素質。

根據諾貝爾官方網站(nobelprize.org)的數據,美國是諾獎歷史上的常客,位列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榜單TOP 1。從1901年到2020年,諾貝爾獎主辦者共頒發了603個獎項,有25個組織以及930人獲獎,美國占了375人。
當然這個數據隨著今年諾獎的揭曉已經更新,截至2022年,美國獲獎人次毫無懸念地超過了400人,占全球總計獲獎人次的45%。
諾貝爾獎獲獎人數排名前10位的國家:
1、美國 403人
2、英國 134人
3、德國 111人
4、法國 73人
5、瑞典 33人
6、俄羅斯 33人
7、日本 28人
8、加拿大 27人
9、瑞士 27人
10、荷蘭 22人
* 2022年最新獲獎統計
4、實習機會多,助力職業發展
中國企業受疫情影響招聘量減半,留學生們最穩妥的選擇就是優先啟動在美實習就業。
美國為國際學生提供在讀期間的實習以及畢業后的實習工作機會( CPT/OPT 政策),STEM 類項目的學生在畢業后一年 OPT 的基礎上可以再延長 24 個月(共計 3 年)在美國以留學生的申請合法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在此期間,每年都有抽取工作簽的機會。
其次,美國發達的經濟環境也給國際生帶來了不少就業機會。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等國際都市的高速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院校會給予學生在就業方面許多支持,除了大大小小的校招會,各個項目都有自己合作的機構,學生在就讀期間通過參與合作企業的項目鍛煉,積累經驗的同時,專業對口且含金量高的實習也能為簡歷鍍金,在就業市場上更容易受到雇主青睞。
即使不考慮定居移民,帶著豐富的留學及工作經歷回國發展的“海歸”,在人才市場中也占有較大優勢,并且近年來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紛紛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海歸的優待政策,對留學生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這些數據,足以證明美國高等教育在全球的質量與實力。這也是每年數以萬計的中國孩子赴美留學的主因之一。
我們再回到最初的問題,在當前情況下是否還應該選擇美國留學?小智想這個問題應該以學生本人意愿作為第一考慮因素。如果學生希望到美國留學,家長應該予以支持。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赴美留學依然是非常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