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長達一年的調查:疫情是如何影響留學生和美國高等教育?
瀏覽量:39次
2020年的動蕩是持續性的,也是全球性的,對于高等教育機構和國際學生來說,COVID-19大流行以及社會,政治和政策因素,決定了2021年美國校園的狀態,此外這些因素將對美國吸引國際學生的能力造成長期影響。
為了評估對2021年教育趨勢的影響,WES去年對準學生們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調查,結果體現持有臨時簽證的國際學生和在美國具有永久身份的移民學生的觀點,揭示了國際學生對在美國學習的看法將如何演變。

報告中包括了對兩組學生的發現:
· 國際學生:需要學生簽證(通常為F-1或J-1簽證)才能在美國接受教育的個人
· 移民學生:尋求繼續接受美國教育;或在美國獲得了任何形式的永久或移民身份的人員
雖然這兩組學生的數據都非常重要,但移民學生的觀點常被歸類于“美國學生”。所以,我們主要看國際學生的調查結論。
國際學生是否仍想去美國留學?
從結果來看,超過一半的國際學生表示,COVID-19并未影響其就讀美國院校的意愿。不過,確實存在一定比例的國際生赴美興趣下降——8月份顯示興趣度減少了29%,而6月顯示下降了22%。
美國國際學生信息交換所最新數據顯示,從2019年秋季到2020年秋季,本科國際新生減少了近14%,研究生國際新生減少了近8%。總體而言,全國的大學入學人數有所減少,而研究生的入學人數則有所增加。
國際學生只能參加在線課程?
經過2020近一年的網課,越來越多的國際生表示,他們不愿意參加在線課程。WES的報告中顯示,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近一半表示,他們不愿意參加此類課程,而去年四月份這一比例僅為32%。
國際學生對在線課程的看法,不僅僅源于在線課程的性質,國際形勢及政策法規也占據很重要的原因。要知道去年,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移民和海關執法(ICE)部門發布了一項政策,禁止新的國際學生來美國參加僅在線課程,這使得許多國際學生面臨許多挑戰,可能會阻礙入學。
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可能會被要求在半夜參加課程或考試;互聯網連接不良可能會影響成績;最重要的是,在線課程不利于社交,這等同于剝奪了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最美好的體驗之一。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國際學生非常不愿意參加在線課程。
國際學生能前往美國嗎?

去年一整年,如何獲得簽證和入境美國是國際學生的頭等大事。雖說大家十分關心如何在旅途中保證衛生安全,但更多的學生和家長還是更為簽證焦心。同時,大流行開始時,世界各地的許多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關閉,直到盛夏左右才開始逐漸開放,通常功能有限,病毒在全球熱點地區重新流行可能會導致新的延誤。
但是目前,對于不少滯留在美國的同學來說,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隨著美國疫苗數字的不斷下降,以及疫苗接種的速度,中美兩國停滯了一年之久的入境政策終于有所松動。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透露,中美最快在8-9月互相解除旅行限制,稱為全球率先采取這一措施的國家。
美國國務院此前表示,大使館和領事館正在努力盡快安全重啟常規簽證服務,但是每個地點的情況有所不同。目前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美國使領館處理簽證的數量,預計最早要到2021年中旬,才能夠恢復新冠疫情以前的工作量。
國際學生還考慮了哪些選項?
鑒于衛生情況的不確定性,國際學生最優先考慮的就是推遲入學,不過這表明美國高等教育仍然是許多人的理想選擇。相對較少的國際學生正在考慮此時不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在自己的祖國學習,或從美國院校注冊完全在線的學位課程。

國際學生還考慮哪些國家?
在國際受訪者當中,由于大流行的出現而重新選擇其他國家的人數很少,但還是有這部分人群。
除美國外,興趣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不過同美國一樣,許多國家在這個時期也正為爆發的COVID-19而苦苦掙扎,同樣尚未完全回歸到面對面的課堂,并正努力地發放學生簽證。
盡管大流行給高等教育和申請者們帶來的困擾和擔憂仍然于進行時,從長達一年的調查中可以看到,教育水平仍是申請者們重點考量的因素,同時大家更傾向做好備選計劃,以應對留學的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