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奧運6個女孩奪金后,這幾個同學還留學深造了
瀏覽量:59次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團戰奪金,
造就了中國女子體操隊的黃金一代。
對無數體育和體操迷來說,
2008年的和美國的那場決戰,
是能被翻出來重復看一萬遍的經典。
那一年,中國隊以總分188.900的成績,
奪得北京奧運會體操女團金牌。
程菲、楊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鈺源、鄧琳琳。
6個女孩中有5位,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小將,
最后一項比完公布分數時,
她們緊緊抱住教練和彼此,
在場邊喜極而泣。
6個平均年齡才16歲的姑娘,
開心地登上了領獎臺。
那年北京的金牌叫金鑲玉,
玉琢成器,金石為開。
分外有意義。
一轉眼竟然已過13年。
這6個女孩如今過的如何?
褪去了那時最美好的夢的光環,
她們的人生,其實也都各自精彩。
那年的楊伊琳,
是女子隊里的全能型選手。
后來由于傷病,
她在21歲的時候就選擇了退役。
退役后,她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功成名就后,我選擇一切從頭開始?!?/p>
她選擇去北京體育大學讀書。
當一名老師,
是她退役后的夢想。
對于一個一直練體操的人來說,
在文化課上想要趕上別人真的很難,
從剛開始考試不掛科就謝天謝地,
到后來盡量追趕到70分,80分、90分……
本科畢業后,她又繼續在北京體育大學讀研。
并于2017年奔赴美國明尼蘇達州留學。
留學期間,
她細心觀察著美國的體育產業文化,
以及美國民眾的體育生活。
想著能不能結合它們先進的地方,
補充中國一些運動的短板。
碩士畢業后,
她到清華做過助教,
后來應聘到中山大學任教,
真的成為了一名老師。
實現了自己的夢。
如今,她于今年和自己心愛的另一半走入婚姻,
兩人養了兩只可愛的狗狗,
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
她也成為了一個準媽媽,
帶著肚子里的寶寶做瑜伽,
看比賽,過著有規律又豐富的生活。
楊伊琳的人生,
可能很符合大多數人,
對「常規」美滿和幸福的向往。
李珊珊,當年的平衡木女王。
17歲時便早早退役,
退役后她的方向,
卻和自己當時的體操「南轅北轍」。
她先是在中央財經大學讀了本科,
又去了澳門科技大學讀研。
畢業后入職中國銀行澳門分行,
成為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的高級品牌經理,
主營市場傳播方面的工作。
她消失在了賽場,
卻成為另一個賽場上披荊斬棘的職場強人。
即使如今的工作地點在澳門,
李珊珊還在自己的故鄉湖北黃石,
開辦了一間名為啟航的運動館,
她說不為別的,就
是想磨練孩子們的體格和意志。
李珊珊曾經出過一本寫真自傳集
《我是我的平衡女王》,
那是一部從平凡女孩,
到奧運冠軍的坎坷史。
而退去奧運光環的她,
照樣是自己的「平衡」女王。
她是轉型最徹底的女孩,
如今在令她驕傲的事業上開疆擴土。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
低下頭拼命趕路,
一抬頭,已經來到了一處迥然不同,
但卻依然布滿鮮花的地方。
江鈺源,
那個08體操女團里顏值擔當。
北京奧運會,
她的自由體操表演
「掀起你的蓋頭來」,
維吾爾族風情下,
她的笑容和熱情奔放令人一見難忘。
2013年退役后,
她進入浙江大學體育訓練專業學習,
隨后又進入北京體育大學讀研究生,
拿到了碩士學位。
在人生的轉折點,
有人爆料她插足別人婚姻,
瞬間,她那最甜美的招牌笑容,
也被傳為不懷好意的一把刺刀。
她把社交網絡清空,
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里。
據說后來她成為了一名體育學院的行政人員。
也組織過一些活動,
但都刻意保持了低調。
感情上的事給她上了人生,
最生動也最慘烈的一堂課。
令人羨慕的那些風花雪月,
哪有自己握在手里的人生,
來的更踏實呢?
何可欣,
當年中國女隊唯一金牌大滿貫獲得者,
是眾所周知的「高低杠公主」。
08年北京奧運高低杠奪冠的表現,
外媒稱之為“近乎瘋狂的表演”。
2013年9月全運會,
她與陪伴了她16年的高低杠流淚吻別,
告別了自己的體操生涯。
但體操即使暫時退出了她的職業生命,
但絕對無法缺席她的人生。
退役后她在北京師范大學讀完本碩,
然后留校任教,北京校區和珠海校區兩邊跑。
因為她的任教,北師大的女子形體課,
成為了大學生們搶破頭的選修。
而今,
我們經常在央視體操轉播時見到她。
稚氣退卻后的她,變得優雅知性,
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最近東京奧運會,打開體操賽場直播,
最先聽到的就是她的聲音,
那一瞬間的親切感,
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那個美好盛夏。
這個世界就是有這么一群女孩,
認真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熱愛讓她們永遠都不會老去。
程菲,那年女團的隊長,
在中國體操跳馬這種力量型單項實力薄弱時,
她的「程菲跳」橫空出現,
讓我們的體操團體戰,
有了和美國隊爭金的可能。
08團戰時的最后一個單項,
就是程菲那套《黃河》的自由體操。
當耳熟能詳的黃河大合唱音樂響起,
網友形容她像一匹乘巨浪奔馳的烈馬,
張揚狂放,大氣磅礴。
現場觀眾熱烈的反應,是最好的證明。
最后一個動作結束,
隊長程菲在場上握緊雙拳用力揮舞,
鎖定了金牌。
那是我在體育賽場看到的,
最有女子力的難忘一幕。
退役后的程菲,
一直在武漢體育學院任教,
期間拿到了碩士學位。
后來不僅當上了副教授,
也成為了湖北體操協會的副會長。
她在踏踏實實地為中國體操,
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
但是這樣的程菲,
還是遭到了一些媒體的「身材攻擊」她們拍到程菲發福的照片,
在標題中大剌剌寫著她這樣難以嫁人。
仿佛在世人眼中,
這些退役的女運動員唯一的體面,
就是保持好身材,和嫁個好老公。
在被這樣攻擊的時候,程菲在做什么?
她創辦了“程菲快樂體操俱樂部”,
致力于推廣“快樂體操”理念。
方寸之間,高下立判。
踏實的人正在忙著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她的成就,讓外貌評判,成為了最低級而不自知的愚蠢行為。
2008年團體賽對美國的決戰,
鄧琳琳臨危受命完成跳馬。
第三個出場的她,站在賽場上,
目光稚嫩卻堅毅,
以一套A分5.8分的漂亮動作,
穩穩釘在地板上。
美國小姑娘卻難掩失望,
嘟囔道:“這明明是中國隊的弱項??!”
那年這個羞澀但是咬牙頂住了的姑娘,
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鄧琳琳退役,
成績最好的她成為了北京大學的學生。
從單一的體育生轉型成北大的國際政治專業,
難度可想而知。
她也經歷了很多痛苦,
最開始甚至連課都不知道該怎么選,
但這個姑娘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如今,
她是北體和加州浸會大學的聯合培養碩士,
并當選了安徽省政協委員。
她還開始在各個賽事中擔任裁判員。
她的夢想,
是成為更優秀的國際裁判員,
在高標準的世界賽場上,
擁有中國人的話語權。
跟程菲一樣,
單身是原罪,
鄧琳琳也被各種無聊的媒體調侃過,
說她28還是單身,
說不定是因為矮。
但是誰在意呢?
從體操到國際關系,
從運動員到政協委員,
從那個害羞的小姑娘,
到堅定為公正中國形象發聲的女裁判員。
鄧琳琳的人生,
就是勵志二字的最好詮釋。
當「燕雀」們,
還在為嫁人暗自發愁,「鴻鵠」們,
已經帶著夢想飛出了千萬丈遠。
2008年,這樣六個女孩,
為我們奉獻了一場金色的難忘夢境。
李珊珊的平衡木穩定軍心,
楊伊琳的高低杠轉體身輕如燕行云流水,
何可欣的高低杠難度獨步天下。
三項基本零失誤的十六歲小將鄧琳琳,
讓美國隊絲毫找不到攻陷我們的破綻……
江鈺源的《掀起你的蓋頭》和程菲的《保衛黃河》,
讓全場一萬八千人,打著節拍。
那年的那些女孩都那么棒,
時光流逝,
現在她們,也絲毫不差。
這些成為人們平凡生活的英雄夢想的人,
哪怕這周遭昏暗又離亂,
就算一切不盡如人意……
我知道我們,
都在認真長大,
就足夠欣慰了。
你如果有去出國讀本的想法,可以聯系小智幫你匹配專業的咨詢老師哦~
文章源于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