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魚翻身”-普通211,GPA3.5,3周躺拿美國紐約大學計算機工程offer,附帶$8k獎學金
瀏覽量:44次
Q同學

-
中部211院校
-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
GPA3.5+ TOEFL100+ GRE320+
-
紐約大學-MS in Computer Engineering(目前)
【NYU offer捷報】:
沒想到能那么快收到世界前50大學-紐約大學的offer,雖然這個專業據說不是很好,但對于我這樣一個普通211、三維剛達平均水平、軟背景臨時拼湊的人來說,已經很滿意了,尤其是竟然還給帶了8K美刀/年的獎。懷著激動的心情,來說說我的申請經歷。
為什么打算美國留學?
我是在22年大三暑假時才有了出國讀研的打算,主要是出于以下兩方面考慮:
1.疫情造成本科學習體驗,嗯……
19級和20級大學生應該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兩屆了吧,反正我覺得是。尤其是對我這種工科學生,在開始大量學習專業課時正好是封控最嚴重的時候,線上上課造成機房、實驗室去不了,弄得就像學功夫只學了口訣但無法練習。這真的很影響心態,我甚至一度開始成為咸魚了,大二、大三期間除了注重維護自身健康和保證不掛科,其他都不怎么care了。一直到大三暑假眼看情況好轉就打算找實習,正好有一個表哥從事IT工作,他給我發了一些他們公司運維、算法、大數據等崗位的筆試題。我一看,好家伙!10道題做不出3道!!至此我發現只在課程上學的東西是如此的“淺薄”,完全達不到工作的要求。尤其是第一年的一些公共必修課,馬原、思修、大學英語、體育等,對提高學生素質、認識水平有用,但對找工作尤其技術型工作的直接幫助真的微乎其微。說句不客氣的,參加幾個月的某領域技術培訓班都比大學課堂上學得更深更實用。
2.碩士就業起點更高
有的人可能會反駁我:培訓班更有用你咋不去參加培訓班。還真別說,我就有這打算,我表哥就是本科畢業兩年后參加了半年的大數據培訓,然后轉行進了IT行業,工資一下從幾千到了兩萬多,再經過兩年的經驗積累,跳跳槽,現在差不多翻了一倍。他還告訴我名校碩士生在他們行業的待遇更高。這說的我挺心動,就打算讀個碩士,不行再參加培訓。至于為什么不考國內碩士,一是沒備考,二是好學校競爭更激烈,三是不想搞啥研究,四是國內碩士時間太長。綜合考慮下來,我覺得還是出國讀研更適合一點。
關于找中介和申請
中介是爭議較大的,申請是最讓人關心的,我來摻在一起說說個人的看法。
1.要不要找中介?
2.怎么找中介?
市面上的中介太多了,魚龍混雜,根本不可能有準確的篩選標準,但總能找出一些降低遇到坑的機會的標準,找到北京口碑最好的留學機構。還是多虧了表哥的指導,可以看到有一個關系好的混跡于社會多年的親朋好友是多么的重要。
盡量不找離職頻繁的中介。留學中介多是一錘子買賣,在一家中介待久的人還會注重一下口碑評價而用點心服務我們學生,但是待不久的人可不會管那么多,先把我們的錢Keng到手再說,等我們發現不對想要個說法時,早就找不到人了。
經驗比經歷重要。這是我個人比較認可的一點。現在看到很多人找留學中介,都想找有留學背景的,最好專業背景還是跟自己想申請的專業匹配的。一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就咨詢了幾家說文書是G5、藤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要價10來萬。后來我問了一下表哥的看法,他旁觀者看得很明白,真正有能力的海外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他們公司高薪都難請來,誰還去做不受待見的留學中介。與其花高價找個不知虛實的“海龜”,不如踏踏實實找個聊起來感覺資深的人。于是在對比之下,我選擇了我感覺更可靠的智友留學,事實證明我感覺沒出錯。
要找透明的中介。感覺這個沒啥說的,申請郵箱和網申賬號、密碼我們需要知道;中介寫的文書我們要能看到;學校發的任何東西我們要能收到。不知道為啥還有人去選不給賬號、密碼和文書的中介,被坑后再跑到網上訴苦。
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感覺咨詢身邊找過中介的同學的意見最好,如果有時間再多翻翻過來人的帖子。
3.申請過程回顧
我的申請過程還是比較簡單的:7月簽約告訴智友的老師我的訴求后,智友的老師告訴我需要達到的分數,我就跑去準備英語考試和研究表哥帶我的項目。
8月我繼續學學學,期間聯系到了兩位學校的老師和表哥公司的一位經理作為推薦人,智友的老師在篩選適合的項目和寫推薦信。
9月TOEFL破百時確定了學校,接著去準備GRE,沒想到23fall就有不少項目不免GRE了。
10月對項目有了較深的了解后開始準備簡歷和溝通PS。其實對PS,“直男”又“咸魚”的我事先真沒啥想法。按我真實的想法:reasons for undertaking your degree program-因為本科畢業不好找、難找到合適的工作;why you've chosen NYU Tandon-因為你學校名氣大,項目相對好申……真這么寫上,妥妥地完了。于是我就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智友的文書老師,由她自己發揮去了。雖然文書老師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但在我看來,她寫得仍然很好。先從我找實習筆試面試的經歷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引出為什么打算申請CE碩士。然后通過我的本科一段經歷和具體實習項目經歷,證明我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完成碩士階段的學習。接著提出Developer Analyst、Software Developer的future plans。最后結合項目的課程、就業資源等,以及我能為項目做出的contribution,來說明我跟項目的匹配性,即why I've chosen NYU Tandon CE。寫完之后我只讓表哥看了一遍有沒有專業術語使用錯誤,基本沒有修改。
11月下旬考出GRE時已經臨近12.1的截止時間了。我就抓緊時間提交了NYU的申請。沒想到20多天就收到了offer,還帶有$8K/年的獎學金。當看到有人比我成績好都沒有錄取時(可能是over qualified?),我更覺得找智友留學沒有找錯。于是我直接放棄了WUSTL、南加州等幾個學校的申請。如果后面沒有更好學校的offer,基本就去NYU了。
對大學新生的一點建議
本來想多提點建議,但說多了也沒人聽,我就說一點過來人深刻體會到的吧。大學期間一定要多參加實踐!理工科可以多參與實驗、多實習;商科學生可以多實習。因為只靠課本上學的東西很難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通過實習了解工作需要的技能,反過來在大學期間不斷學習提升,這樣未來不管是找工作還是申請海外研究生,都能比較輕松獲得一個好的結果。最后,祝大家都能有個好的結果,想找工作的找到滿意的高薪工作!想留學的申到滿意的學校和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