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士留學申請的機遇與挑戰,申請流程你知道多少?
瀏覽量:41次
“ 美國博士留學申請,你知道多少?”美國博士留學申請流程和難度很多同學還不是很了解,博士留學申請確實不同于本碩,當然,有挑戰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取勝的機遇。
01
—
時間規劃
首先,介紹一下時間規劃概念。博士申請,非常建議至少提前一年到兩年啟動準備工作。因為博士申請的工作量相對比較大,也比較繁瑣。動作太晚,后面壓力會非常大,很多工作也無法細致到位落實,很可能會影響申請材料和你的面試質量,從而影響申請結果。
02
—
標準化考試
標準化考試關于標準考試,最理想的狀態是,申請季之前的那個暑假全部順利出分。比如,你申請2024秋季入學,最好在2023年暑假結束之前,把兩項分數搞定!托福建議考到100+,對于申請來講,就是達標的。理工科:GRE建議考到320+;商科:GMAT建議考到720+也就夠用于申請了。尤其博士的申請,教授其實更看重的是你的科研背景和干活的能力,考試分數達標即可。達到了這樣的量化標準,就不用再執著于刷分了。可以把時間精力用到其他的準備工作上。
03
—
獎學金
通常美國博士都是全額獎學金,可以覆蓋博士生在校的學費和生活費。主要劃分為以下四類:全額獎學金 ( Fellowship )、助研獎學金( Research Assistantship )、助教獎學金( Research Assistantship )、學費減免( tuition waiver )。
04
—
查教授
查教授是博士申請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不但要大量全面地檢索符合你申請方向的教授,還要做到精準,這就非常需要堅實的英文功底。尤其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計算機,各個area會分布在多個department下,要非常繁瑣大量地檢索教授,并且能精準地判斷教授的lab,research,funding,place等等是否契合你的申請需求。像這些熱門項目,教授量達到400-500+是非常正常的。第二梯隊的專業,比如藥學,化學等,相對會比計算機量小一些,但是也會存在院系的穿插,200-300+教授絕對是有的,我們文書老師每年早早會啟動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查教授了。
05
—
套磁
教授檢索完畢后,發套磁信也是有操作規律和技巧。首先,每一封套磁信都要根據教授所做的事和你所做的事結合去起草。很多申請人會講,教授幾百個,無數個lab和科研情況,我的research experiences是非常有限的?這時就需要非常靈活卻又不失核心靠攏地尋找你和每一位professor的overlap之處,并且深入地體現在套磁信里,才能有機會博得教授的青睞,獲得面試的機會。
然后,根據你和各個教授的契合度分一下教授級別,按契合度高低,依次分批,分量(一次發送的郵件量控制在15-20即可,方便處理的時候不會量太大而疏漏)發送,并及時關注教授的郵件回復和進一步面試預約。
06
—
面試
面試,是很多申請人怕的一個環節。隨著科技的進步,面試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由以前的電話面到視頻面;單人面到可能的多人面等。所以,面試前必須要做充分的準備,因為這確實也是取勝的最后關鍵一環。很多申請人面試通常會遇到兩個難關:
一,擔心英語交流不順暢。確實,教授來自不同的地方,比如,很多印度籍的教授,講出來的英文確實讓面試者費解。這就必須要提前做好功課,拿到面試后,第一時間去其個人主頁了解教授的背景和發音習慣,跟著文書老師,不斷熟悉,練習,以便面試時能更好地適應。
二,擔心教授拋出的學術問題,尤其是遇到多位教授面你時,自己回答不了或者不能深入地交談,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其實不用太擔心。跟著文書內容和往年面試輔導面經走,另外,教授面試就是想了解你適不適合跟著他干活,所以一般教授不會問太偏的問題刁難你。
07
—
簽證
眾所周知,博士簽證99.99%都會被check(行政審核),而且趕上運氣不好,有時候check的時間也會不確定。這個風險是規避不了的。所以,唯一可操作的就是提前規劃遞交,拿到錄取,提早2個月左右遞簽,把check的時間留出來,保證按時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