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財學姐無G拿港大offer,這樣寫文書牛劍都心動
瀏覽量:132次
央財:李學姐 雅思7 GPA87 ACCA9/13 背景:3段實習(包括四大) 3段科研,若干獎學金,專業商賽等-21fall斬獲香港大學會計項目offer 亮點摘要 我的文書不僅僅幫我捋清楚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文書之外,更重要的是智友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去探索自己,挖掘自己,幫我從迷茫雜亂的過去,找到了自己并不那清楚的真實熱愛。我第一次清楚地知道,之后不管是讀書,還是就業我想要做什么。 以下是學姐講座精選內容 添加文末老師微信領取全文 如何挖掘文書突出個性化優勢? 關鍵詞:困惑、解決 文書這個部分分成兩塊,首先是我遇到的困惑,相信也是很多同學在準備申請材料的初期都會遇到的困惑。 1.不知道文書要表達什么(結構和目的),也不清楚文書的重要性。 2.看了一些非常personal或者模板化的文書,不知道如何借鑒。 3.不知道將自己的經歷怎樣串成非常有邏輯的一條線來引導出渴望申請項目的動機。 4.不知道如何挖掘出個人特色,突出重點。 接下來講,我的文書老師是如何幫我梳理經歷,寫出一份我滿意,包括讓我簽了其他機構的同學也很滿意的,能吸引招生官,有個人特色的文書。 文書的重要性 我的文書是和智友老師一起完成的。首先智友老師讓我寫一份個人節點素材內容,這是一個很原始的內容,基本是以時間線,流水講述自己的經歷。 相信有很多同學跟我一樣,個人的經歷屬于比較多的那種,可能有各種實習,參加的大大小小比賽,還有一些社團活動,體現領導力的活動,那如何把這些東西成體系地寫出來,并跟總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且跟申請的項目特點匹配呢? 以我的這份文書為例,智友的老師很仔細地看完我上面講述的內容,然后去繁從簡地幫我梳理出一條很清晰的成長路徑線條;比如我對會計感興趣的緣起是從大一專心利用課余時間攻克了9門acca開始。 到大二參加戴姆勒開放日,清楚地認識到在即將到來的互聯網+AI+財務管理時代,會計從業人員有進一步強化專業素養的必要性。 于是我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并有意識地參各種商賽,培養我的商業思維、團隊合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溝通能力。 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出我一系列的經歷和成長,到我的整個學業和職業的規劃。 整篇文書一點套路模板的感覺都沒有,非常具有個人特色,成長線條,邏輯線條以及職業規劃,申研動機都很明確。 直播間有同學說,看完這個文書感覺好強啊,是的。在這里要夸夸我的智友老師,真的很專業,也很會抓取我陳述內容的精華節點,一針見血地幫我把框架和結構提到一個更加具有說服力的維度。 我的文書不僅僅幫我捋清楚過去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文書之外,更重要的是智友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去探索自己,挖掘自己,幫我從迷茫雜亂的過去,找到了自己并不那清楚的真實熱愛。 我第一次清楚地知道,之后不管是讀書,還是就業我想要什么。 大家知道,我們央財很多同學都會選擇某美機構,他們的文書我也會對比看一下,看完我就覺得很安心,沒有跟他們一樣選擇某某,選擇智友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我的申請經驗、教訓和建議有哪些? 申請學校除了必備的硬性條件外,還要看軟實力。那這些軟硬背景越早準備越好。這里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建議或者具體的時間線規劃。 重視GPA 比如如果大一GPA低,大二大三就要試著去刷分,我自己大一的時候均績只有81,但大二意識到均績開始提升到87,88,再到大三均績有90.5,最終整個均績為87。 如果不盡早準備,很可能就錯過了刷GPA的關鍵時期。 語言早準備 語言成績這塊兒,一定要趁早考,因為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我到7月底才開始考第一次語言,而我標化。 起碼至少一門語言能提前考出來的同學投遞起學校來要更從容不迫和搶占先機。因為語言成績達到滿意這個過程遠比我想象的要漫長。所以建議是從大二就開始考,到大三上半學期最好都能出來,這樣就處于一個比較主動而不是被動的狀態。 實習交換 大二暑假可以參加暑校,或者大三上、下進行交流和交換,這都是非常有利于你申請學校的。大三交換完就可以刷實習了,為什么建議早點考標化呢? 還有一個原因是低年級找實習也不一定能找到含金量比較高的實習,而大三,大四才是你好好實習的黃金時期。 所以大三后期多刷實習,大四上半年就可以做好充足的準備開始申請學校了。 港校早申 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港校要趁早申,如果主攻港校,完全可以一開放申請就投遞,第一輪的bar是顯著要比后面的輪次低的,而且先到先得,等第三輪可能就只剩不到30%的坑位了。 bar也是越來越高,如果英聯邦的學校一起申,那么就要規劃好申請時間,港校出結果快,留位費又高交又急,而像G5,NUS等校的某些項目出結果較晚,所以看個人取舍和規劃了。 留學與考研,需要衡量哪些問題? 考研競爭慘烈,國內mpacc的考研情況,招生比較多的頭部學校大概就是財經類院校這種。再往上走人大北大基本招20-30個,報名人數不下1000;我們學校可能招50-60個,也快1400多的人報名。 那像一些綜合類的頭部院校,比如華五,清華等,可能根本不招會計類全日制專碩,只招非全。如果你要跨專業考金融的話,數學比較拉分,考什么數一數三,就得考慮一下自己的數學水平了。 我個人比較風險厭惡,所以如果用差不多快一年的時間起早貪黑的學習,考上的概率也不大的話,還不如多申請兩個學校,這樣起碼有學上,不會一錘定生死,而且考研進了初試還有復試,好學校商科的研非常難考。 而且考研適合自律,自控,作息規律,有毅力的人。比如去年下半年我仔細觀察我周圍考研的同學,每天非常規律,按時按點,雷打不動的蹲自習室,有效學習時長可以達到8-9乃至10個小時,早上7點起,晚上10點11點回。 大家決定考研或者申請學校之前可以對自我有一個適當的評估,看自己能否堅持按這樣一個水平堅持半年以上。 申請學校看的是你的綜合素質,就適合不是學霸類型,但可以長期多方面積累綜合條件還不錯的人。 關于DIY和找機構,我的建議有哪些? DIY對我而言不太現實,首先由于今年的疫情影響,導致我的語言趕上了申請季,這個時候DIY對我來說就非常不切實際。 因為申請季的壓力加上語言考試的壓力,我不可能有精力去做搜集學校項目信息,準備各種文書資料,填網申之類的這種時期;而且DIY除了對個人的時間精力要求比較高之外,對英語水平要求也很高。 在我看到過的諸多相關分析里面,私以為以下這段是寫的比較公允的(引用自知乎:喵喵STUDY,“哪些人適合DIY或半DIY留學申請?”)。 DIY要求 1、英語閱讀及寫作能力較強。能無障礙的閱讀學校官網內容,正確理解申請流程及材料;能根據學校的要求寫出較高質量的英文文書。 2、在申請季10月之前,雅思/GMAT分數已達標或具有競爭力。 3、信息搜集能力強。可以有效獲得申請相關的指導與參考信息,了解自己申請專業的競爭情況,且明確自己的申請目標學校和專業,不在專業和學校選擇上過多糾結。 4、時間管理能力及學習能力較強,可以有效分配語言學習、學校申請、課程學習/考試及實習/工作的時間,并取得成果。 5、不計時間成本。如申請失敗,愿意gap一年。 大家可以仔細考量一下自己是否滿足以上的水平要求,如果不太有把握,可能就需要機構協助了 找機構 找機構是一種非常省事高效的選擇,從選校選項目開始,你需要搜集的信息就很多,到推薦信,PS和CV等材料的寫作,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文書老師做出來的東西肯定比你自己耗時耗力做出來的要高質量許多。 像我的文書除了反饋材料和智友老師初期討論過一次外,整個體系的搭建,語言的寫作都是文書老師幫我完成的,后續的修改也只是一些些微的細節修改,非常高效。 網申也是非常麻煩的一個步驟,我也加了一些留學申請群…….. 如果有專業的老師來幫你填網申,你只需要核對信息,就顯得非常高效省力,這些時間你拿來刷語言成績,刷實習不好嗎? 如何識別靠譜的機構? 接下來是找機構,跟大家講一講我當時選擇過程和考量。 機構里面為你服務的老師有這么幾種角色,前期對接的顧問,負責選校的老師,以及文書老師。這個鏈條里最關鍵的就是文書老師,決定了你申請材料的質量高低。 有些可能前期顧問水平比較高,獲取了你的認可之后,等你簽協議了,發現分配給你的文書老師質量很差勁,這個時候后悔都來不及了。 我當時也接觸了4-5家機構,都面談或者打電話聊過,有些顧問水平就不高,根據你的情況給出的反饋和建議都比較模棱兩可,感覺沒有什么收獲。 我前期跟智友的杜老師咨詢的時候,杜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專業,很專業,且很用心地為他帶過的每個學生服務。 智友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小機構,但是幾乎全網無差評,能做到這種程度的機構我想還是不多的。有些機構雖然大,帶的學生多,看起來業績很浮夸,但顧問或者文書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離職率高。 我簽約之前關注過杜老師的知乎賬號,他的很多知乎回答都可以看出來他對留學服務,這個行業的認知見解是很專業很深入的那種。 再加上智友本身也不注重營銷,更多靠的是口碑推介,其實我就是被我同學推介過來的,我也推薦了一些有留學需求的同學和朋友過來了解。 事實證明,智友很值得,特別是在后來寫文書的時候,是杜老師和我一起完成的,整過申請過程都很相當順利,不會出現那種,文書老師半路辭職的情況。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后面還有對外經貿學姐關于跨專業申請經濟學的分享,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