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同學
瀏覽量:174次
楊同學
申請背景:
清華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托福110+,GRE330+
兩段技術領域實習,一段信息系統領域研究經歷,一段語言學領域研究經歷
申請結果:
Cornell Tech Technion-Cornell Dual Master’s Degrees in Connective Media(Information System)
Columbia QMSS(Quantitative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首先,非常感謝智友留學的所有團隊老師在我申請中給我提供的幫助!尤其是杜老師和鄧老師,我是轉專業申請,有一定的專業跨度,但杜老師和鄧老師還是陪著我一起,想辦法幫我尋找各種機會提升背景,不段討論課程規劃和選課,反復幫我篩選學校和項目,個性化的一篇篇寫作文書等。
在今年的申請中,我收到了很多拒信,也幸運地收到了一些項目的橄欖枝。在家長、老師和周圍的一些朋友眼里,我最終的選擇落到了兩個項目之間——一年的Columbia QMSS(Quantitative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和兩年的Cornell Tech Connective Media(Information System)。在他們看來,這會是一個比較糾結的決定,但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我的決定之迅速,令我父母再三跟我確認是否想清楚了,因為關注學校名氣的他們,更傾向于前者。的確,從學校的聲譽來看,哥大無疑是比康奈爾高了半個到甚至一個檔次。但是,我在畢業之后的打算,是在美國的IT行業工作幾年再回國。而對于就業來說,公司更看重項目中的課程安排,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名氣。因此,在比較了這兩個項目的定位、課程設置和就業數據后,我很輕松地就選擇了Cornell Tech Connective Media。
先看下兩個項目的定位:
QMSS更偏向于pre-doctoral,是很多想讀博但是自覺經歷不夠的本科生作為phd跳板的一個項目。就讀的學生可以上課充實背景,做做項目,找哥大的大牛老師要要推薦信,以幫助自己之后的phd申請。而Connective Media是一個純就業/創業導向型的項目。學校設置這個項目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能夠在畢業后找到一份好的Tech工作。
再看下課程設置:
QMSS有幾個不同的focus,例如Data Science、Economics、Experiments等。雖然這是一個強調定量方法的項目,但課程內容大多是偏向于學術,教授不了太多Tech方面需要的技能和知識。Connective Media的課程設置包括三大類:Technical Courses、Human/Social Courses和Studio Courses。其中,第一類課程占了大多數,包括Applied Machine Learning、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s for Applications等,對找Tech工作有非常直接的幫助。
最后再來簡單瀏覽下兩個項目的學生在畢業后的出路:
QMSS出來的學生中,的確是有部分人選擇了直接工作,但是更多的人是進入了其他名校,繼續攻讀phd。Connective Media公布出來的數據顯示,除了部分創業的學生,大多數人成功找到了Tech工作,職位包括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Data Scientist、Product Manager等。
Columbia QMSS是一個很好的項目,但是并不適合我。在做完這三個簡單的對比后,相信任何和我一樣,目標是找Tech工作的人,都會做出和我相同的決定。總之,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申請回顧(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