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同學
瀏覽量:199次
楊同學
本科背景:
大一大二就讀于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部直屬211院校),均分88左右;
大三大四交換至英國的卡迪夫大學(羅素集團),一等學位成績;
實習若干,獎項若干,活動若干,雅思7,無G。
錄取結果: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與管理、倫敦大學學院-管理學、華威大學-商業分析等。
智友的學弟學們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申請英國的經驗和心得。
一、我對于語言考試的理解
因為筆者就讀英國本科并取得學位證,所以在標化成績方面并沒有特別嚴苛的要求。但是,對于陸本或者履歷較為單薄的同學來說,如果需要沖擊top學校,亮眼的標化成績(特指GMAT/GRE)加持是基本配備。(個人小心得,托福雅思成績達到學校及專業要求即可,超出標準并沒有加分作用。但GMAT成績,G5商科700+基本上是標配,由此可見這項指標還是比較重要的,特別是當申請者驟然增多,標化成績是較高效的篩選辦法)
二、我對于LSE申請的一些理解和經驗
首先,我真的建議大家充分利用官網及其他信息渠道,所有的專業在官網上都有非常詳盡的專業介紹、課程設置和申請要求。以LSE為例,一般來說倫敦政經會比較看重學術經歷與成就,所以在文書中應該強調你的學術背景,比如論文發表、課程學習等能體現你與專業匹配度的事項。具體一點來說,筆者就讀的是經濟與管理專業,該專業是由經濟學院與管理學院共同開設的專業(隸屬于管理學院),學術方面申請者需要有經濟學背景與較強的數理能力,于是筆者在文書中強調計量經濟學等課程中的學習體會與成就,并基于該專業課程設置闡述更多的契合度。此外,筆者注意到這個專業要求本科一等學位成績、雅思7(小分6.5)、并且對于英國經濟本科的申請者是不強制提交GMAT/GRE成績的,經過匹配是最契合我現有條件的專業選擇,于是毫無猶豫的確定申請方向。所以,除了中介老師,筆者認為這是極佳的匹配信息源,將你的職業規劃、現有條件與之相匹配,可以選擇到自己真的了解并喜歡的專業,也有利于你在文書中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表述,這樣的申請準備相信也會有更理想的結果。
三、“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數”——我對文書的一個小建議
這聽起來像是一句雞湯,但我深以為然。在這個階段,希望你能花時間和精力,認真的復盤自己大學四年的學術、實習、社團、比賽等經歷,用表格的形式詳盡地記錄下來。在許多文書模版里,可能會有所謂的套話,但是如果你真的讀了某本書,學過某門課,做過某段相關的實習,并且真的所有想、有所感、有所悟,那其實這部分“常規話術”,就可以被你的所思、所悟充實豐盈起來,從而通過文書或者面試的形式,打動招生辦的老師。
四、多和中介老師溝通,調整好心態
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筆者當時為了省時間和精力,選擇通過中介老師進行申請。之前對“黑中介”的各種套路有過耳聞,但是在親身體驗的時候發現,如果你很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和申請的專業,那其實你只需要判斷文書的優劣,是一個很主動的姿態。以IC為例,帝國理工的商學院十分看重職業規劃與申請者自身的綜合能力,那其實在文書中需要更多體現你對于未來職業的思考,和對自己的相關能力的認知。雖然中介老師的經驗一定比你豐富,但是你更了解你自己。有可能你通過與前輩的溝通、對官網與該專業的深挖,從而對專業有更深的理解,在這個時候,你需要多和文書老師溝通你的想法,有理有據的表述并征求ta的建議進行修改完善。不要完全“放任自流”也沒必要“錙銖必較”,通過溝通把事情做好最重要,這也是學習的過程呀。
有一點很重要,不要讓焦慮的情緒阻礙你動起來的腳步。筆者申請的時候,英國院校的難度比起往年增加不少,申請遲遲沒有回音,網上各種offer、拒信盤旋在你的面前,這個時候很挑戰心態,僵持的結果可能像我當時一樣,效率低下睡眠不好,但是實際上對申請一點積極作用都沒有。我建議把要做的事情列舉出來,一件一件去實踐,比如刷標準化成績、在學術大牛的課堂上刷存在感、做一份與職業規劃方向相關的實習等等,努力去填充這段時間的“潛在空白期”,或許會收獲大牛推薦信等向申請院校update的意外驚喜呢。
最后,我想說,智友的老師們真的都非常nice,都是非常非常專業的老師!學弟學們真的可以放心咨詢。還有,如果學弟學們對于英國G5、華威等申請想了解更多的,我也很愿意和大家溝通,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