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學
瀏覽量:109次
李凱
本科:清華大學 工業工程專業
碩士:卡耐基梅隆大學 機器人專業Robotics MS
一、 我覺得在留學的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三圍”
GPA就不用過多分享了,在能努力的情況下越高越好,然后核心的課程分數比一般課程分數重要,有個小技巧,建議大家申請的時候,可以根據申請的需要單獨計算出不同類別的GPA,比如可以把所有核心課單拎出來,或者把和計算機的課拎出來。我當時在申請計算機相關的專業時,就專門列出了自己修過的計算機相關課程的成績。
圖:卡耐基梅隆大學
一般最好能有三段比較相關的經歷會比較好,很多同學在跨專業申請的時候,往往找不到相關的項目經歷,這時候也可以從課程的大作業里面挖掘素材,這也是智友的團隊老師一直強調的觀點。
我覺得美國申請對于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也是非常看重的,有時候選項目經歷的時候,即使沒有做出很出色的成果,其實只要能很好地展現自己探索問題的過程,也是很閃光的經歷。
對于申請理工科方向,推薦至少列舉一個科研經歷會比較合適,我覺得如果全是實習的經歷,又沒有很知名的公司做背書,國外的教授會質疑學生的科研學習能力。千萬不要在列舉經歷的時候都是較為流水賬式的表達,其實只要在語言上稍作修改,突出經歷背后的影響與價值,就能達到畫龍點睛。
分享一下申請過程中的小Tips:
-
在準備文書素材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不同的“原子”:對于CV,每個原子可以是一個標題+幾個bullet points的形式;對于PS,每個原子是一個段落的形式。然后根據申請的專業的不同,再去和智友的老師討論,自由組合這些原子段落。這樣對于多專業申請的學生將會極大提高效率。我就是用這樣的辦法準備每個學校的素材的。
圖:卡耐基梅隆大學
三、對于語言考試的準備
從我的申請經歷看,個人比較推薦先考托福,并且同時背GRE的單詞。至少給自己在申請前留一年的時間,會比較充分一些。如果目標是北美前30的學校,從我身邊的同學看,建議托福100+。對于GRE,我和杜老師的觀點是一致的,我記得他專門寫過一篇談論GRE分數的文章,大家可以搜搜看,就是GRE的彈性空間還是比較大的,但還是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在155+168+3.0或之上。
【虎哥談留學】GRE&GMAT 和 TOEFL&IETLS 到底誰更重要?
圖:卡耐基梅隆大學
結語
其實這里我最想和智友的每一位學弟學妹們說,出國是一個嶄新的新篇章,同時也是最值得想清楚很多事情的時候。
如果你出國前就很清楚地知道留學完就要回國,那我建議到美國后一定要充分學習能讓自己短時間內價值提升最大的課程、項目,同時關注好國內的就業,這樣可以再留學后順利找到國內好的機會;如果是希望留學后在北美就業的,那么需要盡早準備一些適合在北美就業的技術能力(計算機編程,數據分析等),同時要利用好networking的機會,盡早進入北美求職的戰場。
最后和大家安利一下智友的和他們的團隊,就兩個字,靠譜~
關注智友留學公眾號ID:zhiyouliuxue,下載10G英語學習和留學申請資料)
智友精選案例
CS
C同學:TOP24卡耐基梅隆-計算機碩士機器學習方向,TOP23南加州大學-計算機博士(全額獎學金),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研究型碩士(全額獎學金)
基本情況: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GPA3.6,T101,G325,混合模式數據下的特征(Attribute)聚類與模式(Pattern)聚類的研究項目 Team Leader,數學建模美賽二等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Engineering & System Design Department暑期科研,滑鐵盧大學教授推薦信
S同學:TOP44威斯康辛-計算機碩士 TOP24卡耐基梅隆-計算機碩士 TOP44 UCSD-計算機碩士
基本情況: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GPA3.6,T100,G315,水項目參與研究SPH模擬水流的算法并測試了多個不同的核函數,一段游戲開發經歷
S同學:TOP5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碩士,TOP15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碩士,TOP23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碩士
基本情況:墨爾本大學-計算機科學,GPA3.8,GRE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