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同學
瀏覽量:273次
吳沁怡
本科:
威廉瑪麗大學,金融專業輔修數學
GPA3.13,GMAT720
一段美國交易公司實習,一段國內麥肯錫PTA,
一段國內四大審計
錄取結果:
UCSD、威廉瑪麗、羅切斯特等商業分析碩士,JHU金融碩士。其中UCSD和WM帶獎學金。
一、先和大家回顧一下我的申請過程和對申請的感悟
客觀來說,在研究生申請過程當中,我的優勢和劣勢非常明顯,雖然沒有申請上心目中的女神校,但是相比于曾今高中申請本科的時候,我對于整個過程有了更明確的了解和把控,也算是申請到了自己能力范圍內最適合自己的學校。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申請過程中不斷和智友鄧老師分析、規劃以及匹配自身背景與合適項目。對于美國本科來說,申請美國研究生有固有的優勢,但是GPA同樣非常重要,這也是我的硬傷。此外,美本同學leadership, competition, club and research的經驗更容易被注意和認可,是申請中的加分項,要好好利用。對于偏商科方向的申請,很多項目會非常看重社會實踐和工作經驗,尤其是在美國本土的。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實習經驗,在文書中呈現的時候最理想的是能將所有經驗串聯成一個story,中間最好有合理的關聯,體現出對自己方向的規劃與探索。
一些申請的小tips在這里按申請的時間線分享給大家:1. 確定方向和項目之前,先要明確自己對下一階段的規劃和期待,這有助于在搜集信息的時候減少工作量;2. 搜集信息越早越好,關鍵信息越充分越好(這也是智友能提供的最實在最大的幫助之一),最好從了解的熟人開始收集信息,因為可以幫助自己做主觀判斷;3. 注意橫向和縱向的比對來確認自己在這一屆申請坐標中的位置,從而調整申請策略;4. 從申請開始之前就可以給招生官發郵件詢問,過程中可以適當保持聯系,會有機會得到“NPC大禮包”。
對自己申請結果的分析和總結:
就我的本科來說,我覺得我的申請結果應該屬于Tier 2 – 3之間了,但是就個人的GPA,上一階段的準備程度以及項目和我個人規劃的契合程度來說,還是一個可以自洽的結果。記得當時拿到JHU的offer比較早,為了這個保底學校,不得不交了3000刀的deposit。后來拿到UCSD的offer時,激動還是超越了遺憾的。這個申請季我總共拿到了約翰霍普金斯(MFin), 喬治華盛頓大學(MSBA),羅切斯特大學(MSBA),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MSBA)和母校威廉與瑪麗學院(MSBA)的5封錄取信。其中UCSD和WM都給了我獎學金。
二、我對于UCSD申請、就業等方面一些了解和分析
我們的MSBA項目去年招收了70個人,大部分是中國學生,陸本學生居多。除此之外有印度、歐洲和美國學生。今年聽說要擴招,但估計在100人以內。美本同學錄取之后一般都可以申請到Fellowship award,具體金額不等。Bar對于陸本同學應該會高一點,錄取的都是985,211學校的。
UCSD在申請上沒有什么特別非常規的地方。在KIRA面試的時候,面試官Emily非常友好,而且智友的面經也會非常有幫助。我的建議是加州的同學可以在前一年open day的時候去參觀一下學校,我錄取之后去了open day,認識的想要申請的朋友都取得了好的結果。
一年制MSBA項目是自15到16年以來應運而生的一個商科項目。很多文商科同學通過這個學位實現轉專業,適應國際化用人市場的結構化調整。BA雖然有很多STEM Program,而且就業范圍廣泛,Bar相對來說比Data Science要低,但是在就業方面,也存在很多容易被忽略的劣勢。一年的時間留給應屆生提升背景和申請工作的時間并不是很充分,而且因為專業比較新,很多學校career service的勢力還沒有建立起來,至少我所了解UCSD的Career Service并不是非常給力。(學校今年新建了一個Career Center,不知道會不會有所幫助)。另一個和找工作相關的是,BA在找工作的時候并不和DS 專業同學在相同的Pool里,因為編程和數據分析技能并不能保證達到相應標準。也有分析說可以通過自己學習和練習提升,但是考慮到平時緊湊的學習節奏,我覺得本科沒有計算機背景的同學是很難做到的。
UCSD相比于其他地區的學校,對于想要進Tech公司工作的同學更加友好。因為relocate到Orange county, LA甚至SF的難度都不會特別大,而且西部相對機會較多。西部就算是學藝術的都會編程這句話好像不是騙人的,所以整個學習交流氛圍會非常好,大家也非常open talking。如果你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和生存環境的人,SD是全美最美的城市,專心寫碼的時候也不會抑郁了。
智友的學弟學妹們有任何其它想要了解我沒有COVER的方面可以再來問我,這個項目開學非常早,8月初就開學了。
三、智友留學的團隊老師給我提供的幫助
在剛選擇智友的時候,我申請上最大的難關是已經大三下了,但對于研究生申請方向沒有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由于剛從數學專業轉到金融專業,而且本校商學院的歷屆中國同學較少,對于我適用的申請經驗少得可憐。當時又正值考標化、刷專業課GPA和秋招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智友老師提供豐富的資料、經驗以及體系化的申請管理,研究生申請一定是一個令人崩潰的過程。鄧老師的耐心、細心、貼心和誠心比她過硬的業務和廣泛的信息關注面更令我佩服。和她的合作過程中,她設身處地的思考、積極的心態還有老道的建議都能迅速穩定我的狀態并化解問題,非常可靠。項目選擇、節點提醒、實踐指導和合理規劃申請所用時間是智友給我帶來最大的幫助。
四、對泛留學話題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不知道我的經歷是不是具有代表性,但是從中學到本科的過渡期是我比較叛逆但其實缺乏將自己的想法落地的能力的階段。相對注重素質教育的中學教育讓我過度強調本科教育博雅教育、了解各種學科以及豐富人生經驗的特征,而忽略了對于我個人發展也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培養。所以我建議,對于教育或者人生中的任何一段經歷,都不能盲目或者冒進,而要有勇有謀。雖然留學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段非常不同的人生經歷,會有很多東西可以探索:新奇的知識、美好的情誼、自由的生活、瑰麗的風景和全新的自我。但是在這段旅程中,永遠要記得自己的初心,目標。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正自己,然后在實踐中不斷發揮自己的優勢,聽取好的建議,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以及進取的節奏。我們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但是也要腳踏實地,和身邊優秀的同學們共同進步。
我并不后悔自己在本科階段探索了藝術、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我在數學方面的探索雖然非常痛苦,但是為我后來學習商科做了積累。現在我從金融轉到商業分析方向,是結合自己性格、實踐經驗還有學習興趣后的決定。當今社會數據就是未來,學好數據的語言是為了讓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商業環境中進退有度,更好的發揮商業的價值。未來我希望進入咨詢或者科技公司,進一步用專業的眼光追逐和探索這個世界。如果有志同道合的同學,歡迎通過智友這個平臺和我聯系,交流你寶貴的想法和感悟!
五、最后的話
對于生命的思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哲學問題,我的朋友里有很多想要在文學、數學甚至神學領域攻讀博士,對于學術有追逐熱情的學霸。他們對于學科的信仰令人欽佩,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相信未來更會有一番作為。也有一些人從名校畢業后就進入了投行、咨詢、量化、債券交易等行業,在最現代化的城市開始和商業社會的經營過招。還有人進入傳媒傳播等行業,成為網路紅人,在學習分享五湖四海的文化生活中擴大自身的價值和影響力。無論做什么,我覺得大道至簡,在奮斗時期通用的法則就是:不斷學習探索積累獨特經驗,揚長避短提升背景,搜集信息和時代接軌,開放心態但是保持對美好的追求。
申請回顧(點擊查看)
【Offer捷報】恭喜W同學GPA3.1斬獲UCSD BA帶獎錄取